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金融数字化转型如何才算成功

发布时间:2020-11-02 09:28:50    作者:李林鸾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李林鸾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检验,如何评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与否?不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和路径是否应该各有选择?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监管?日前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多位参会嘉宾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现在怎么选?

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和路径该如何选择?兴业证券首席信息官李予涛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不是“错”与“对”,而是“适合”,每个金融机构都要选择一条合适自己的路。他建议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数字化转型的策略要和公司业务策略匹配,即要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金融机构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转型发展方向。其次,要以客户为中心,要了解客户从哪里来,如何给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再次,通过怎样的途径构建核心数字能力,是自建还是外购?此外,还要在监管合规的框架下进行。想通过数字化转型颠覆现有的商务模式和客户服务模式,有时候甚至要牵涉到跨行业的监管,这就需要和监管部门做大量的沟通。

腾讯公司副总裁林海峰更通俗地概括,说到底,金融科技中,数字化是一个手段,是来解决问题的,而问题则是由金融提出来,再用科技的手段来解决。

那么,在选择策略和路径之后,怎样评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是否成功?在渤海银行董事长李伏安看来,主要看三方面:一是看数字化、自动化在银行业务的渗透到了什么程度;二是看线上产品的运营情况和效果,现在很多银行的线上产品服务所带来的营业收入、利润占比约有20%-50%;三是看在新产品开发中对数字化的依赖程度和数字化处理的占比。

李伏安介绍,经过前期数字化转型,渤海银行现在有95%以上柜台受理的业务都已经是数字化处理,需要一对一服务的大客户数字化处理相对少一些;对于像普惠金融这样小额、批发性的零售客户,已有90%以上是数据化处理。

另外,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信息安全使用问题值得关注。“5G使用之后会获得大量信息和数据,使得数据的多样性、广泛性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概念。这些数据的采集、使用以及隐私保护等怎样才是合法合规的?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李伏安坦言。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也强调,信息技术汇集了大量敏感数据,涉及身份、财产、账户等各个领域。必须做好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保护,防范信息过度收集、滥用和泄露等社会问题。

未来怎么转?

面向未来,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加快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是应有之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认为,这需要抓住数据这一战略性资源,科学合理加以运用。

在范一飞看来,转型过程中,数字金融只有扎根实体经济才有生命力与成长性。金融业要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金融变革与创新,打造“产业经济+金融服务”的数字化生态闭环,全方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壮大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大力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借科技之翼打造包容共享、平等开放、持续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针对老年、贫困边缘等特殊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要推出大字版、语音版、简洁版金融APP,优化非接触式服务体验和流程,提升金融产品的易用性与安全性,让更多人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在具体转型中,范一飞指出,金融机构要把握好新兴技术优劣势,扬长避短,统筹做好选型攻关、能力建设和场景推广工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把数字元素注入金融业务全流程、全领域。另外,范一飞强调,金融机构要深化数据资源应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倍增作用。对内,要加强内控管理,将数据治理纳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综合国家安全、公众权益、个人隐私、企业合法利益等因素做好数据分级,对不同数据进行分类施策;对外,要理清数据权属关系,完善跨机构、跨领域数据融合应用机制,实现数据规范共享和高效应用。

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也表示,金融与科技融合要牢牢守住金融本源,紧盯全球新技术发展动向,前瞻性地开展新技术研究,加强新技术储备与应用,力争走在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前列,深度激活数据资产,携手共建金融生态,坚守风险防控底线,加强全球金融科技合作。

监管怎么管?

数字信息传播速度快、关联广、影响大,依靠现场检查或者非现场监管报表人工分析研判的传统风险防范模式越来越难以应对。构建一个创新能看得清、业务能穿得透、风险能管得住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认为,一个高质量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应该是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树立正确的治理理念、建立科学的治理机制、实现有效的治理规则供给、配置适用可行的治理手段。

“所有的金融业务都该纳入监管,不管叫‘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还是‘数字金融’‘智能金融’,它们的本质还是金融,这条原则必须贯穿始终。”李东荣强调。

同时,新变化使得传统的分业、分段式的治理模式有效性和针对性出现下降,在李东荣看来,这是在数据时代、网络时代出现的新挑战,必须要正视。首先,要认识到当前混业经营是存在的,而且还在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所以,行业协调监管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还需要中央监管与地方金融监管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建立完善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互补的治理机制,建立完善的跨区域、跨境的区域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治理机制,建立完善金融管理部门和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机制。

随着数字金融蓬勃兴起,使得存量治理规则的适用性也出现下降,增量治理规则的需求上升。在中国,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自律组织,以业务规范、信息披露、资金存管、数据治理、技术应用安全等为重点,也在加快建设涵盖监管规定的行业标准,制定规则等战略的多层次治理规则体系。“这一治理规则体系是有很强烈的共性需求,这为数字金融下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保障。”李东荣说。

此外,尚福林还建议,要加强人员培训,持续动态跟踪金融科技创新的业务发展及风险变化,确保监管人员知识技能,足以应对新技术。特别是加强对金融体系具有重大影响的金融科技机构和业务的风险监测和分析。


金融数字化转型如何才算成功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11-02

□本报记者 李林鸾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检验,如何评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成功与否?不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和路径是否应该各有选择?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监管?日前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多位参会嘉宾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现在怎么选?

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和路径该如何选择?兴业证券首席信息官李予涛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不是“错”与“对”,而是“适合”,每个金融机构都要选择一条合适自己的路。他建议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首先,数字化转型的策略要和公司业务策略匹配,即要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金融机构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转型发展方向。其次,要以客户为中心,要了解客户从哪里来,如何给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再次,通过怎样的途径构建核心数字能力,是自建还是外购?此外,还要在监管合规的框架下进行。想通过数字化转型颠覆现有的商务模式和客户服务模式,有时候甚至要牵涉到跨行业的监管,这就需要和监管部门做大量的沟通。

腾讯公司副总裁林海峰更通俗地概括,说到底,金融科技中,数字化是一个手段,是来解决问题的,而问题则是由金融提出来,再用科技的手段来解决。

那么,在选择策略和路径之后,怎样评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是否成功?在渤海银行董事长李伏安看来,主要看三方面:一是看数字化、自动化在银行业务的渗透到了什么程度;二是看线上产品的运营情况和效果,现在很多银行的线上产品服务所带来的营业收入、利润占比约有20%-50%;三是看在新产品开发中对数字化的依赖程度和数字化处理的占比。

李伏安介绍,经过前期数字化转型,渤海银行现在有95%以上柜台受理的业务都已经是数字化处理,需要一对一服务的大客户数字化处理相对少一些;对于像普惠金融这样小额、批发性的零售客户,已有90%以上是数据化处理。

另外,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信息安全使用问题值得关注。“5G使用之后会获得大量信息和数据,使得数据的多样性、广泛性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概念。这些数据的采集、使用以及隐私保护等怎样才是合法合规的?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李伏安坦言。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也强调,信息技术汇集了大量敏感数据,涉及身份、财产、账户等各个领域。必须做好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保护,防范信息过度收集、滥用和泄露等社会问题。

未来怎么转?

面向未来,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加快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是应有之义。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认为,这需要抓住数据这一战略性资源,科学合理加以运用。

在范一飞看来,转型过程中,数字金融只有扎根实体经济才有生命力与成长性。金融业要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金融变革与创新,打造“产业经济+金融服务”的数字化生态闭环,全方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壮大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大力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借科技之翼打造包容共享、平等开放、持续发展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针对老年、贫困边缘等特殊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要推出大字版、语音版、简洁版金融APP,优化非接触式服务体验和流程,提升金融产品的易用性与安全性,让更多人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在具体转型中,范一飞指出,金融机构要把握好新兴技术优劣势,扬长避短,统筹做好选型攻关、能力建设和场景推广工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把数字元素注入金融业务全流程、全领域。另外,范一飞强调,金融机构要深化数据资源应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倍增作用。对内,要加强内控管理,将数据治理纳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综合国家安全、公众权益、个人隐私、企业合法利益等因素做好数据分级,对不同数据进行分类施策;对外,要理清数据权属关系,完善跨机构、跨领域数据融合应用机制,实现数据规范共享和高效应用。

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也表示,金融与科技融合要牢牢守住金融本源,紧盯全球新技术发展动向,前瞻性地开展新技术研究,加强新技术储备与应用,力争走在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前列,深度激活数据资产,携手共建金融生态,坚守风险防控底线,加强全球金融科技合作。

监管怎么管?

数字信息传播速度快、关联广、影响大,依靠现场检查或者非现场监管报表人工分析研判的传统风险防范模式越来越难以应对。构建一个创新能看得清、业务能穿得透、风险能管得住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认为,一个高质量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应该是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树立正确的治理理念、建立科学的治理机制、实现有效的治理规则供给、配置适用可行的治理手段。

“所有的金融业务都该纳入监管,不管叫‘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还是‘数字金融’‘智能金融’,它们的本质还是金融,这条原则必须贯穿始终。”李东荣强调。

同时,新变化使得传统的分业、分段式的治理模式有效性和针对性出现下降,在李东荣看来,这是在数据时代、网络时代出现的新挑战,必须要正视。首先,要认识到当前混业经营是存在的,而且还在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所以,行业协调监管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还需要中央监管与地方金融监管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建立完善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互补的治理机制,建立完善的跨区域、跨境的区域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治理机制,建立完善金融管理部门和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机制。

随着数字金融蓬勃兴起,使得存量治理规则的适用性也出现下降,增量治理规则的需求上升。在中国,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自律组织,以业务规范、信息披露、资金存管、数据治理、技术应用安全等为重点,也在加快建设涵盖监管规定的行业标准,制定规则等战略的多层次治理规则体系。“这一治理规则体系是有很强烈的共性需求,这为数字金融下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保障。”李东荣说。

此外,尚福林还建议,要加强人员培训,持续动态跟踪金融科技创新的业务发展及风险变化,确保监管人员知识技能,足以应对新技术。特别是加强对金融体系具有重大影响的金融科技机构和业务的风险监测和分析。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