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区域银行因何钟情数字化

发布时间:2020-07-22 09:21:09    作者:苏洁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苏洁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用化落地,催生了金融行业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变革,积极拥抱新技术、打造完备的信息科技体系、为业务提供敏捷可用的基础能力支撑、建立自身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当下中国金融行业的共识。

银行业信息化程度相对领先,但同样,银行业也是在金融科技浪潮中首当其冲迎来挑战的子行业,面临着内外部的双重变革压力。

从外部环境看,互联网金融快速壮大,非银金融公司的线上理财、信贷产品对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产生冲击;从内部管理看,银行组织结构、决策流程、跨部门沟通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可优化空间,银行需要建立起能够支撑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敏捷组织,以便支持创新的快速推进。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应用,银行内外部变革压力加剧,而不同体量、不同基因的银行机构在面对变革压力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应对手段和特征,其能力边界和数字化路线也随之显现差异。

据京东数科联合IDC发布的《中国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代表的区域性银行,普遍存在转型战略目标不够清晰,科技投入及人才储备相对较弱,场景连接不够丰富,产品迭代速度较慢等问题,但决策链条相对较短,业务量级较小且保持稳定,也是其优势所在。

另据IDC调研,50家区域性银行样本中,超九成的样本已经启动数字化转型工作。具体来看,约66%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已经启动一年以上且有明确进展,约32%的受访者表示转型工作也已在一年内启动。

为何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如此迫切?

首先,相比大型银行,区域性银行的数量庞大,但业务规模、资金实力、科技水平、人才储备等均存在差距。但是“船小好调头”,区域性银行业务规模和体量小,恰恰适合进行数字化“改造”,相比之下,成本可控。

比如,秦皇岛银行通过与阿里云合作构建的数据中台项目,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数据基础平台的建设,当前主要应用在秦皇岛银行内部运营体系,完成秦皇岛银行经营决策大屏、运营监控大屏,对外提供200+个数据指标,将数据产生到数据应用的时间间隔从天级提升至实时级,极大提升数据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减少了人工占用。

其次,内外部压力之下,中小银行要想实现突围,目前来看数字化是重要途径,相比大型银行决策流程等过程,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速度相对较快,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银行,转型意识和转型决心都比较强。

比如,苏州农商银行以服务苏州城乡一体化和长三角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向零售银行、轻型银行、智慧银行和特色银行转型。通过引入京东数科PaaS平台,初步实现了技术架构转型,支持互联网信贷、交易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再次,相比大型银行自己成立科技子公司或者科技部门,区域性银行则将技术外包,借助科技公司外力,定制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使其业务发展更具地方特色,从而增强客户黏性,助力业务腾飞。

比如,自2019年以来,自贡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和京东数科合作,量身打造了网贷系统和风控系统。自贡银行在探索信息科技和新兴技术赋能传统业务模式、产品及服务创新时,积极引入科技公司的技术和服务,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持。通过合理的投入,结合场景应用赋能客户,提升了客户体验。

未来,借助科技力量,将会打造出更多“小而美”、更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性银行,对于客户来说,未来金融消费体验也会更好。


区域银行因何钟情数字化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7-22

□记者 苏洁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商用化落地,催生了金融行业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变革,积极拥抱新技术、打造完备的信息科技体系、为业务提供敏捷可用的基础能力支撑、建立自身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当下中国金融行业的共识。

银行业信息化程度相对领先,但同样,银行业也是在金融科技浪潮中首当其冲迎来挑战的子行业,面临着内外部的双重变革压力。

从外部环境看,互联网金融快速壮大,非银金融公司的线上理财、信贷产品对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产生冲击;从内部管理看,银行组织结构、决策流程、跨部门沟通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可优化空间,银行需要建立起能够支撑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敏捷组织,以便支持创新的快速推进。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应用,银行内外部变革压力加剧,而不同体量、不同基因的银行机构在面对变革压力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应对手段和特征,其能力边界和数字化路线也随之显现差异。

据京东数科联合IDC发布的《中国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代表的区域性银行,普遍存在转型战略目标不够清晰,科技投入及人才储备相对较弱,场景连接不够丰富,产品迭代速度较慢等问题,但决策链条相对较短,业务量级较小且保持稳定,也是其优势所在。

另据IDC调研,50家区域性银行样本中,超九成的样本已经启动数字化转型工作。具体来看,约66%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已经启动一年以上且有明确进展,约32%的受访者表示转型工作也已在一年内启动。

为何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如此迫切?

首先,相比大型银行,区域性银行的数量庞大,但业务规模、资金实力、科技水平、人才储备等均存在差距。但是“船小好调头”,区域性银行业务规模和体量小,恰恰适合进行数字化“改造”,相比之下,成本可控。

比如,秦皇岛银行通过与阿里云合作构建的数据中台项目,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数据基础平台的建设,当前主要应用在秦皇岛银行内部运营体系,完成秦皇岛银行经营决策大屏、运营监控大屏,对外提供200+个数据指标,将数据产生到数据应用的时间间隔从天级提升至实时级,极大提升数据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减少了人工占用。

其次,内外部压力之下,中小银行要想实现突围,目前来看数字化是重要途径,相比大型银行决策流程等过程,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速度相对较快,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银行,转型意识和转型决心都比较强。

比如,苏州农商银行以服务苏州城乡一体化和长三角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向零售银行、轻型银行、智慧银行和特色银行转型。通过引入京东数科PaaS平台,初步实现了技术架构转型,支持互联网信贷、交易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再次,相比大型银行自己成立科技子公司或者科技部门,区域性银行则将技术外包,借助科技公司外力,定制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使其业务发展更具地方特色,从而增强客户黏性,助力业务腾飞。

比如,自2019年以来,自贡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和京东数科合作,量身打造了网贷系统和风控系统。自贡银行在探索信息科技和新兴技术赋能传统业务模式、产品及服务创新时,积极引入科技公司的技术和服务,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持。通过合理的投入,结合场景应用赋能客户,提升了客户体验。

未来,借助科技力量,将会打造出更多“小而美”、更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性银行,对于客户来说,未来金融消费体验也会更好。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