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宅家”经济为信用卡展业提供新思路

发布时间:2020-03-25 09:22:39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实习记者 于晗

日前,央行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19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央行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7.46亿张,较去年同期增长8.78%,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3张,借记卡占比91.14%。2019年第四季度,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新发卡0.45亿张,季度环比下降15.95%,新发卡增速放缓。

全国发卡数量增速放缓

据了解,目前央行报告指标包括在用发卡量、应偿信贷余额等。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介绍称,近年来,部分商业银行,例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通过使用“流通卡数”指标来代替累计发卡数量,以体现区间段信用卡的实际使用情况。在央行的支付报告中,同样也采用了“在用发卡量”这一指标来衡量行业现时用卡情况,具体包括全国范围内的信用卡与借贷合一卡两类。

2017年-2018年,在用发卡数量季度环比基本稳定在4%-6%区间;而进入至2019年,季度环比逐步下降,2019年四季度环比达到了1.63%的低点。苏筱芮据此认为,在用卡数的增长正不断放缓,这一方面是因为行业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然过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发卡机构在贷后承受压力,在贷前端主动收缩了风控策略。

同在用发卡数量指标相似,全国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同样在绝对数量上体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在季度环比方面却是稳中有降,季度同比增速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35.83%下降到最近一期的10.8%,预计在2020年第一季度亦将延续下降趋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是逾期率数据。与前述指标有所不同的是,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逾期未偿信贷金额出现了下降。苏筱芮分析,2019年年末的转折,可以理解为在贷后的严峻环境下,银行为自保而主动采取的自我调整。

信用卡行业发展呈现两大特征

央行的报告数据,体现出当前信用卡行业发展的两个特征:一是新增放缓,二是贷后吃紧。苏筱芮告诉记者,信用卡机构目前已放慢业务扩张的步伐。放缓由多方因素构成,外因有用户增长红利逐渐见顶,内因包括信用卡机构主动采取收缩策略等。而贷后问题在2018年年末就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在贷后全面收紧的2019年,伴随着“暴力催收”、“大数据风控公司”等一系列导火索引起的贷后洗牌,再叠加客群下沉、用户资质恶化的压力,信用卡逾期率已在短期内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

新增放缓、贷后吃紧这两项特征依旧会在2020年得以体现,大环境对行业造成的剧烈影响在所难免。疫情期间,信用卡线下展业受阻,面签受限。贷后又由于《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合理延后还款期限,疫情背景下的共克时艰,将会在客观层面推升信用卡逾期数据。

信用卡机构采取自救措施

那么,信用卡机构该如何应对?

从目前各家动作来看,不少信用卡中心已采取种类各异的自救措施,首先是增加外送业务。多家信用卡在年前就已发力外卖合作,以浦发、交行、广发等为代表的信用卡先后在其APP内构建外卖生态,疫情期间更是强化了外送产品宣传。其次是提供预售方式。例如招行信用卡专门推出了预售饭票五折起的活动,鼓励C端用户在疫情缓和后发力线下消费。另外扩大线上合作。例如中信信用卡主打云经济,推出影音娱乐、线上教育等7大行业在线消费权益。

关于信用卡市场的未来发展,苏筱芮认为,即便剔除疫情带来的宏观影响,信用卡行业的增速放缓也是一个既定的发展趋势。而疫情促生的“宅家”经济,为信用卡展业的线上途径提供思路。存量比拼时代,危与机并存。只有注重特色化产品发展,汇聚与整合更多B端及C端资源,才能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宅家”经济为信用卡展业提供新思路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0-03-25

□本报实习记者 于晗

日前,央行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2019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央行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7.46亿张,较去年同期增长8.78%,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3张,借记卡占比91.14%。2019年第四季度,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新发卡0.45亿张,季度环比下降15.95%,新发卡增速放缓。

全国发卡数量增速放缓

据了解,目前央行报告指标包括在用发卡量、应偿信贷余额等。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介绍称,近年来,部分商业银行,例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通过使用“流通卡数”指标来代替累计发卡数量,以体现区间段信用卡的实际使用情况。在央行的支付报告中,同样也采用了“在用发卡量”这一指标来衡量行业现时用卡情况,具体包括全国范围内的信用卡与借贷合一卡两类。

2017年-2018年,在用发卡数量季度环比基本稳定在4%-6%区间;而进入至2019年,季度环比逐步下降,2019年四季度环比达到了1.63%的低点。苏筱芮据此认为,在用卡数的增长正不断放缓,这一方面是因为行业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然过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发卡机构在贷后承受压力,在贷前端主动收缩了风控策略。

同在用发卡数量指标相似,全国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同样在绝对数量上体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在季度环比方面却是稳中有降,季度同比增速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35.83%下降到最近一期的10.8%,预计在2020年第一季度亦将延续下降趋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是逾期率数据。与前述指标有所不同的是,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逾期未偿信贷金额出现了下降。苏筱芮分析,2019年年末的转折,可以理解为在贷后的严峻环境下,银行为自保而主动采取的自我调整。

信用卡行业发展呈现两大特征

央行的报告数据,体现出当前信用卡行业发展的两个特征:一是新增放缓,二是贷后吃紧。苏筱芮告诉记者,信用卡机构目前已放慢业务扩张的步伐。放缓由多方因素构成,外因有用户增长红利逐渐见顶,内因包括信用卡机构主动采取收缩策略等。而贷后问题在2018年年末就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在贷后全面收紧的2019年,伴随着“暴力催收”、“大数据风控公司”等一系列导火索引起的贷后洗牌,再叠加客群下沉、用户资质恶化的压力,信用卡逾期率已在短期内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

新增放缓、贷后吃紧这两项特征依旧会在2020年得以体现,大环境对行业造成的剧烈影响在所难免。疫情期间,信用卡线下展业受阻,面签受限。贷后又由于《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合理延后还款期限,疫情背景下的共克时艰,将会在客观层面推升信用卡逾期数据。

信用卡机构采取自救措施

那么,信用卡机构该如何应对?

从目前各家动作来看,不少信用卡中心已采取种类各异的自救措施,首先是增加外送业务。多家信用卡在年前就已发力外卖合作,以浦发、交行、广发等为代表的信用卡先后在其APP内构建外卖生态,疫情期间更是强化了外送产品宣传。其次是提供预售方式。例如招行信用卡专门推出了预售饭票五折起的活动,鼓励C端用户在疫情缓和后发力线下消费。另外扩大线上合作。例如中信信用卡主打云经济,推出影音娱乐、线上教育等7大行业在线消费权益。

关于信用卡市场的未来发展,苏筱芮认为,即便剔除疫情带来的宏观影响,信用卡行业的增速放缓也是一个既定的发展趋势。而疫情促生的“宅家”经济,为信用卡展业的线上途径提供思路。存量比拼时代,危与机并存。只有注重特色化产品发展,汇聚与整合更多B端及C端资源,才能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