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从B到C:场景保险进阶之路

发布时间:2019-12-18 09:14:38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苏洁

近年来,市场上的场景保险产品悄然走俏,通过在电商交易、支付账户、旅游出行等具体场景中的保险嵌入,满足场景客户特有的风险保障需求。

场景保险商业模式的本质是B2B2C,其核心是让保险产品充分融入B端场景。然而,许多保险公司在进一步试水创新场景时往往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核心点,等到事后才发现与场景方的合作不但问题层出不穷,而且想赚钱也很难。

针对场景保险的机遇与挑战,同盾科技保险科技事业部近日发布了场景保险相关研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以物流场景实践为例,解析了场景保险痛点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发展的破局之道。

险企与场景方信息不对称

“白皮书”指出,保险公司与场景方信息不对称、核心诉求不一致,是因为保险没有真正融入场景。

同盾科技在物流场景的保价保险合作案例中发现,保险没能充分融入场景的问题十分典型。该场景的风险本质上是物流公司的运营品质波动。保险公司以传统货运险或物流责任险的模式进行承保时,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对风险很难精准把握,理赔成本居高不下,甚至面临承保亏损。根据行业专家的经验,物流保价保险的赔付率常年保持在100%以上。因此,传统保险公司在试水合作后常常“吐槽”,认为在这样的B2B2C渠道赚钱很难。

然而对于物流公司来说,开展保险合作并不仅仅是要赚钱,物流公司更期望能通过保险反哺物流主业,借力保险公司加强对运营品质的管理,并提升理赔服务水平。显然,双方合作的核心诉求并不一致。如果双方开展场景化保险合作时缺少对目标与共赢模式的共识,最终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场景化保险从前端的产品设计与定价到后端的理赔服务都没能真正融入场景,也无法达到双方对合作的预期。

场景化保险由场景而生,因此产品融入业务场景、解决场景实际痛点才是根本。但保险公司常常在实际业务开展中直接套用传统产品条款,其结果往往是责任范畴与实际需求不甚相符。

举例来说,在物流保价保险开展时,一些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方案仍基于传统“仓至仓”保障范围的条款,对货损高发的“仓至门”阶段却覆盖不到,这显然无法满足场景的实际需求。另外,在该场景下物流运输既承载B2C运单,也承载B2B运单。因此,其对场景化保险产品的另一个关键需求便是,希望在发生损失后定损时能明确赔付规则——何时按出险货品的成本价值进行赔付,何时按该货品的零售价值进行赔付。场景方期望保险能结合场景实际业务情况对这些问题制定精细化管理规则,然而传统保险条款对此的一概而之非但没有解决场景痛点,也为理赔纠纷埋下隐患。

传统险企缺少深挖大数据的文化

不同于传统保险产品,场景保险往往具有独特的场景服务属性,这也对产品定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风险、客户、市场的维度综合考量,制定精细化定价规则。

以物流保价场景为例,对产品定价有影响的因素众多,既包括货品类型、运输路线、运输时间等风险相关因素,也需要结合场景客户标签以及市场影响等。想要通盘考虑上述这许多因素,并制定一套有竞争力的产品定价规则,就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大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多维度数据深度挖掘、建模来建立精准定价模型。而传统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能力仍待提升。

在国内传统保险市场中,数据分析的应用往往局限于单一维度,即使是较为成熟的车险市场,由传统的“从车定价模式”向“从车+从人”定价模式的转型在国内也才刚刚起步。而在这背后,保险公司内部缺的不仅是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缺少大数据深挖的文化。

成本、效率、客户满意度间的平衡管理

场景保险对理赔服务在成本、效率、客户满意度间的平衡管理提出新挑战,如何通过科技赋能降本增效成为新课题。

“白皮书”指出,场景保险在理赔时不再只是简单考虑成本与效率间平衡管控的问题,还需要贴合场景对客户服务的要求定制理赔服务体验,保障场景中终端客户的满意度。

在物流保价场景中,该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商业保险经营与物流增值服务所处的立场不同,使理赔统一标准成为难题。一方面,物流企业在保价场景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往往是以维护客户满意度、服务物流主业为出发点。因此,物流企业在自营处理理赔时往往采取“谈赔”模式,以客户索赔要求为导向,力求“息事宁人”。另一方面,当保险公司介入保价理赔时,自然而然地采取以成本管控为导向的处理方式,特别是在处理该场景中较为常见的不足额投保案件时,保险公司对于赔付比例的“据理力争”往往容易产生理赔争议。如果引起客户进一步的外部投诉,那么势必与场景方产生矛盾。理赔处理难也导致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居高不下,场景保险经营陷入困境。

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的理赔管控手段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保险公司如果能够转变思路,着手解决理赔欺诈漏损、案件人工处理流程繁重低效等能为场景创造价值的新课题,将能真正实现降本增效,反而更容易达成合作共赢,从根本上改善场景化保险的经营困境。想要攻克这些新课题,目前保险公司内部的科技支撑还显不足。

协商共建场景化保险共赢模式

随着近年来保险科技领域的持续发展,保险能力升级与场景保险的破局未来可期。

“白皮书”指出,保险公司首先应摒弃传统的即插即用式产品观念,并与场景方充分共识合作目标,协商共建场景化保险的共赢模式。

在踏入一个新场景时,保险公司自身往往缺乏相应的行业洞见、数据积累等经验基础。此时首先就需要摒弃传统保险的即插即用式产品观念,避免一味地将现成的保险产品直接套用在新场景中,否则保险就将背离场景的需求。保险公司想要完成这样的变革与创新绝非朝夕之功,而借助专业“外脑”力量的帮助将能够事半功倍。

目前市场上已经逐渐涌现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保险科技公司,致力于成为连接保险公司与场景的纽带,为各类B2B2C场景提供保险创新解决方案。这些专业“外脑”团队拥有在业务经验、项目管理和咨询能力三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复合型专家,可以从专业第三方的角度,帮助保险公司在开拓新场景业务时,迅速、全面、深入地理解场景特性与需求,促进保险公司与场景方达成合作共识。他们凭借自身专家团队在保险全价值链中各关键环节的丰富创新经验,协助保险公司端到端重塑保险产品与服务属性及业务流程,实现场景化保险的转型升级。

其次,应加大战略支持与资源投入,合理平衡短期亏损与长期收益。保险公司要拓展各类新场景业务,就意味着需要经营各类陌生的新风险类型。在业务开展的前期,场景探索、风险认知、产品迭代、运营服务等都需要较大的资源投入,很多时候短期内的承保亏损在所难免。此时,保险公司战略层面的重视与支持至关重要。首先,保险公司在战略层面必须加强创新制度的顶层设计,通过在组织、机制上给予创新项目充分的保障和支持,鼓励创新。同时,创新项目的成功也离不开保险公司总部层面在各类中后台资源上的全方位支持。灵活的项目机制、快速的系统开发、高效的科技应用,对创新产品的开发来说,缺一不可。

再次,聚集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等科技工具的应用来实现降本增效,科技赋能场景化保险的转型升级。进入互联网+时代,各类商业场景对效率的要求与日俱增。场景化保险想要最终取得成功,通过科技赋能来实现降本增效势在必行。虽然目前保险科技领域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在保险全价值链的许多重要环节都已经实现了商业应用落地。

场景保险的关键成功要素是合作双方要充分共识合作目标,协商共建合作共赢模式,并确保保险从产品设计、定价到理赔服务都能充分融入场景。这对保险公司大数据分析、科技支持等核心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保险公司在变革创新的道路上应当转变思路,加大战略投入,充分借助保险科技的力量,实现场景化保险的转型升级。


从B到C:场景保险进阶之路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2-18

□记者 苏洁

近年来,市场上的场景保险产品悄然走俏,通过在电商交易、支付账户、旅游出行等具体场景中的保险嵌入,满足场景客户特有的风险保障需求。

场景保险商业模式的本质是B2B2C,其核心是让保险产品充分融入B端场景。然而,许多保险公司在进一步试水创新场景时往往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核心点,等到事后才发现与场景方的合作不但问题层出不穷,而且想赚钱也很难。

针对场景保险的机遇与挑战,同盾科技保险科技事业部近日发布了场景保险相关研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以物流场景实践为例,解析了场景保险痛点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发展的破局之道。

险企与场景方信息不对称

“白皮书”指出,保险公司与场景方信息不对称、核心诉求不一致,是因为保险没有真正融入场景。

同盾科技在物流场景的保价保险合作案例中发现,保险没能充分融入场景的问题十分典型。该场景的风险本质上是物流公司的运营品质波动。保险公司以传统货运险或物流责任险的模式进行承保时,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对风险很难精准把握,理赔成本居高不下,甚至面临承保亏损。根据行业专家的经验,物流保价保险的赔付率常年保持在100%以上。因此,传统保险公司在试水合作后常常“吐槽”,认为在这样的B2B2C渠道赚钱很难。

然而对于物流公司来说,开展保险合作并不仅仅是要赚钱,物流公司更期望能通过保险反哺物流主业,借力保险公司加强对运营品质的管理,并提升理赔服务水平。显然,双方合作的核心诉求并不一致。如果双方开展场景化保险合作时缺少对目标与共赢模式的共识,最终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场景化保险从前端的产品设计与定价到后端的理赔服务都没能真正融入场景,也无法达到双方对合作的预期。

场景化保险由场景而生,因此产品融入业务场景、解决场景实际痛点才是根本。但保险公司常常在实际业务开展中直接套用传统产品条款,其结果往往是责任范畴与实际需求不甚相符。

举例来说,在物流保价保险开展时,一些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方案仍基于传统“仓至仓”保障范围的条款,对货损高发的“仓至门”阶段却覆盖不到,这显然无法满足场景的实际需求。另外,在该场景下物流运输既承载B2C运单,也承载B2B运单。因此,其对场景化保险产品的另一个关键需求便是,希望在发生损失后定损时能明确赔付规则——何时按出险货品的成本价值进行赔付,何时按该货品的零售价值进行赔付。场景方期望保险能结合场景实际业务情况对这些问题制定精细化管理规则,然而传统保险条款对此的一概而之非但没有解决场景痛点,也为理赔纠纷埋下隐患。

传统险企缺少深挖大数据的文化

不同于传统保险产品,场景保险往往具有独特的场景服务属性,这也对产品定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风险、客户、市场的维度综合考量,制定精细化定价规则。

以物流保价场景为例,对产品定价有影响的因素众多,既包括货品类型、运输路线、运输时间等风险相关因素,也需要结合场景客户标签以及市场影响等。想要通盘考虑上述这许多因素,并制定一套有竞争力的产品定价规则,就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大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多维度数据深度挖掘、建模来建立精准定价模型。而传统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能力仍待提升。

在国内传统保险市场中,数据分析的应用往往局限于单一维度,即使是较为成熟的车险市场,由传统的“从车定价模式”向“从车+从人”定价模式的转型在国内也才刚刚起步。而在这背后,保险公司内部缺的不仅是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缺少大数据深挖的文化。

成本、效率、客户满意度间的平衡管理

场景保险对理赔服务在成本、效率、客户满意度间的平衡管理提出新挑战,如何通过科技赋能降本增效成为新课题。

“白皮书”指出,场景保险在理赔时不再只是简单考虑成本与效率间平衡管控的问题,还需要贴合场景对客户服务的要求定制理赔服务体验,保障场景中终端客户的满意度。

在物流保价场景中,该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商业保险经营与物流增值服务所处的立场不同,使理赔统一标准成为难题。一方面,物流企业在保价场景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往往是以维护客户满意度、服务物流主业为出发点。因此,物流企业在自营处理理赔时往往采取“谈赔”模式,以客户索赔要求为导向,力求“息事宁人”。另一方面,当保险公司介入保价理赔时,自然而然地采取以成本管控为导向的处理方式,特别是在处理该场景中较为常见的不足额投保案件时,保险公司对于赔付比例的“据理力争”往往容易产生理赔争议。如果引起客户进一步的外部投诉,那么势必与场景方产生矛盾。理赔处理难也导致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居高不下,场景保险经营陷入困境。

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的理赔管控手段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保险公司如果能够转变思路,着手解决理赔欺诈漏损、案件人工处理流程繁重低效等能为场景创造价值的新课题,将能真正实现降本增效,反而更容易达成合作共赢,从根本上改善场景化保险的经营困境。想要攻克这些新课题,目前保险公司内部的科技支撑还显不足。

协商共建场景化保险共赢模式

随着近年来保险科技领域的持续发展,保险能力升级与场景保险的破局未来可期。

“白皮书”指出,保险公司首先应摒弃传统的即插即用式产品观念,并与场景方充分共识合作目标,协商共建场景化保险的共赢模式。

在踏入一个新场景时,保险公司自身往往缺乏相应的行业洞见、数据积累等经验基础。此时首先就需要摒弃传统保险的即插即用式产品观念,避免一味地将现成的保险产品直接套用在新场景中,否则保险就将背离场景的需求。保险公司想要完成这样的变革与创新绝非朝夕之功,而借助专业“外脑”力量的帮助将能够事半功倍。

目前市场上已经逐渐涌现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保险科技公司,致力于成为连接保险公司与场景的纽带,为各类B2B2C场景提供保险创新解决方案。这些专业“外脑”团队拥有在业务经验、项目管理和咨询能力三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复合型专家,可以从专业第三方的角度,帮助保险公司在开拓新场景业务时,迅速、全面、深入地理解场景特性与需求,促进保险公司与场景方达成合作共识。他们凭借自身专家团队在保险全价值链中各关键环节的丰富创新经验,协助保险公司端到端重塑保险产品与服务属性及业务流程,实现场景化保险的转型升级。

其次,应加大战略支持与资源投入,合理平衡短期亏损与长期收益。保险公司要拓展各类新场景业务,就意味着需要经营各类陌生的新风险类型。在业务开展的前期,场景探索、风险认知、产品迭代、运营服务等都需要较大的资源投入,很多时候短期内的承保亏损在所难免。此时,保险公司战略层面的重视与支持至关重要。首先,保险公司在战略层面必须加强创新制度的顶层设计,通过在组织、机制上给予创新项目充分的保障和支持,鼓励创新。同时,创新项目的成功也离不开保险公司总部层面在各类中后台资源上的全方位支持。灵活的项目机制、快速的系统开发、高效的科技应用,对创新产品的开发来说,缺一不可。

再次,聚集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等科技工具的应用来实现降本增效,科技赋能场景化保险的转型升级。进入互联网+时代,各类商业场景对效率的要求与日俱增。场景化保险想要最终取得成功,通过科技赋能来实现降本增效势在必行。虽然目前保险科技领域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在保险全价值链的许多重要环节都已经实现了商业应用落地。

场景保险的关键成功要素是合作双方要充分共识合作目标,协商共建合作共赢模式,并确保保险从产品设计、定价到理赔服务都能充分融入场景。这对保险公司大数据分析、科技支持等核心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保险公司在变革创新的道路上应当转变思路,加大战略投入,充分借助保险科技的力量,实现场景化保险的转型升级。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