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智能养殖让银行放贷更安心

发布时间:2019-11-11 10:09:55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记者 苏洁

传统方式下在牧场里找牛需要通过耳牌去找,耗时费心。应用了智能项圈的“反向找牛”功能,通过在手机App端发送任务,就可以瞬时找到对应牛只。应用在奶牛层面的智能喷淋系统,通过AI技术识别牛只的精准定位,结合AI算法以及对温湿度指数、风速等多个维度,来为奶牛进行精准喷淋,可以帮牧场节水60%以上。在金融方面,传统银行不愿意跟农牧行业贷款,现在有了智能化的数字平台以后,银行就敢做抵押了,因为可以实时监测到这些生物“资产”,如果有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响应处置。

图为京东智能养殖场。

11月8日,京东数科与黑毛牛集团、首农畜牧、蒙犇集团签署智能养殖合作协议,开启了京东数科继智能养猪领域落地验证之后又一创新实践。

数字科技与实体产业结合

有关专家认为,数字商务是未来的趋势,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数字技术智能化在商务流通领域带来的效率提升,另外就是从零售拓展到生产领域,数字科技可以助力传统的生产行业,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都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用科技创造实体产业的美好未来。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数字农牧副总经理李佳隆在谈及数字农牧团队的组建由来时,介绍团队最早是在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帮助内部的保险部门做生物个体识别,走到了养殖场里,发现养殖场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情况,所以建立了农牧的团队,希望将数字科技与实体产业结合,这也是科技行业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

据了解,目前养殖业里早些时候做猪脸识别的企业很多中途放弃了,原因在于基于行业、企业自身、养殖主等各个方面。“沉淀人脸数据比较简单,人有自主的能动性,可以配合算法和需求录入数据,但是生物资产的数据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我们一直在做,准确率不断向99.99%攀升。”李佳隆说道。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数字农牧牛羊业务部负责人曾建林介绍,从今年4月份开始,京东数科已经在首农北京的几个牧场里做了大量实验,包括一些成熟的产品已经落地在几个牧场里。“我们跟首农合作以后,他们给了我们很多生产一线的真实需求,然后我们再用AI算法以及IoT(物联网)的方式解决,以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京东数科副总裁曹鹏指出,降本增效不仅仅体现技术本身对于养殖业的改变,在金融方面,传统银行不愿意跟农牧行业贷款,因为这些牲畜容易被转移,容易生病死亡,不能拿来抵押,银行不能24小时派人盯着整个生产情况,现在有了智能化的数字平台以后,银行就敢做抵押了,因为可以实时监测到这些生物“资产”是不是还在原地,生病了或者死亡了,如果有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响应处置。

基于AI算法的“牛联体”大数据平台

传统养牛产业面临的最大的痛点是什么?新技术应用起到哪些效果?

曾建林表示,传统畜牧行业因为人工因素为主,从喂养等各个环节没有那么精细和精准,同时养殖的场景、生物生产周期比较长,要拿到完整的降本增效数据很难。但是现在有突破,比如智能喷淋系统,在测试论证时,可以帮牧场节水60%以上。以2000头牧场为例,产奶奶牛1000头,经测算,使用数字农牧的智能喷淋系统,年可以节省用水费用、污水处理费用至少8万元。智能喷淋系统对奶牛每天可提升1KG产奶量,就可以帮助该牧场创造近50万元的收益。而使用数字农牧智能喷淋系统的投入一年就可以收回,后续使用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成本,并创造更大的收益。

蒙犇集团总经理田野认为,养牛对于个体老百姓来说很不容易,中间会面临各种难题,而通过产业联盟体“牛联体”形式,把金融机构、政府、保险公司、银行等机构连接起来,就可以实现整个链条上生态的共赢,是多方受益的好事。“牛联体”大数据平台积累的一定的数据流后,未来就可以设置一定的信用额度,利用大数据的资源,就可以建立诚信体系。

田野指出,通过“牛联体”生态圈,再将牧场里的每个牛都投了保,有了大数据分析和保险的加入,这些动物“资产”,原来银行不愿意做的贷款也开始做了。

曾建林指出,牧场生产效率的提升是需要每个环节都实现精细化的管理,每个环节提升一点,整合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大的提升。比如智能项圈反向寻牛的功能,在牧场里找牛需要通过耳牌去找,现在利用智能项圈通过任务发送手机App端可以瞬时找到。原来找一头牛可能需要半个小时,现在就是瞬间的事。再比如实时监测网对采食通道的余食监控,可以减少饲养员的日常巡视工作量。

除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运用,区块链在智能养牛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我们通过智能养殖在创造生物数据,比如在养猪的时候统计猪每天走多少步,传统养殖业是做不到的。我们创造这个数据应用区块链技术存储下来,才能把农业科技区块链的底层建设好,当基础数据建设好之后,就可以实现食品追溯。比如这头牛的采食量怎么样、有没有进行过按摩,等等。所有的数据都可以统计出来,以防伪追溯的形式展现给消费者看。” 李佳隆介绍。

智能养殖给中国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黑毛牛集团董事局主席贾丽坤看来,畜牧业是战线非常长的行业,一定要有含金量、科技量的投入。“我们带动18000户农民投入养殖业,靠人工管理根本管理不过来,所以我们一定要靠智能化管理。”

但是数据处理这一块,目前全球来看也没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也就是说,技术要跟场景结合起来,还有一段路要走。

首农畜牧总裁助理、生产运营中心主任郭刚表示,一头牛的养殖这里面包含很多算法,不简单是AI的算法,还需要温湿度指数、风度,还有模型,能源和水资源计算,等等,这是一个行为的变化,背后有很多事情需要把数据抽出来,结合生产养殖的特点,要把它应用到整个养殖过程中,以提升效率。

郭刚指出,全球的奶牛养殖,AI应用大部分停留在计步器,应用于牛的监测,比如活动量和步数,以及通过简单的项圈或者牛的电子耳标来识别是这头牛,和检测牛的健康水平,这是目前整个行业在做的。

“正因为智能化养殖在全球应用比较少,也就给了中国的畜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们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我们想直接过渡到智能化阶段,我们的路也比较艰辛,需要从业务和科技两个角度一起出发,才能做到弯道超车,超越发达农业国家的养殖水平。”李佳隆如是说。


智能养殖让银行放贷更安心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19-11-11

□记者 苏洁

传统方式下在牧场里找牛需要通过耳牌去找,耗时费心。应用了智能项圈的“反向找牛”功能,通过在手机App端发送任务,就可以瞬时找到对应牛只。应用在奶牛层面的智能喷淋系统,通过AI技术识别牛只的精准定位,结合AI算法以及对温湿度指数、风速等多个维度,来为奶牛进行精准喷淋,可以帮牧场节水60%以上。在金融方面,传统银行不愿意跟农牧行业贷款,现在有了智能化的数字平台以后,银行就敢做抵押了,因为可以实时监测到这些生物“资产”,如果有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响应处置。

图为京东智能养殖场。

11月8日,京东数科与黑毛牛集团、首农畜牧、蒙犇集团签署智能养殖合作协议,开启了京东数科继智能养猪领域落地验证之后又一创新实践。

数字科技与实体产业结合

有关专家认为,数字商务是未来的趋势,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数字技术智能化在商务流通领域带来的效率提升,另外就是从零售拓展到生产领域,数字科技可以助力传统的生产行业,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都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用科技创造实体产业的美好未来。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数字农牧副总经理李佳隆在谈及数字农牧团队的组建由来时,介绍团队最早是在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帮助内部的保险部门做生物个体识别,走到了养殖场里,发现养殖场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情况,所以建立了农牧的团队,希望将数字科技与实体产业结合,这也是科技行业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

据了解,目前养殖业里早些时候做猪脸识别的企业很多中途放弃了,原因在于基于行业、企业自身、养殖主等各个方面。“沉淀人脸数据比较简单,人有自主的能动性,可以配合算法和需求录入数据,但是生物资产的数据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我们一直在做,准确率不断向99.99%攀升。”李佳隆说道。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数字农牧牛羊业务部负责人曾建林介绍,从今年4月份开始,京东数科已经在首农北京的几个牧场里做了大量实验,包括一些成熟的产品已经落地在几个牧场里。“我们跟首农合作以后,他们给了我们很多生产一线的真实需求,然后我们再用AI算法以及IoT(物联网)的方式解决,以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京东数科副总裁曹鹏指出,降本增效不仅仅体现技术本身对于养殖业的改变,在金融方面,传统银行不愿意跟农牧行业贷款,因为这些牲畜容易被转移,容易生病死亡,不能拿来抵押,银行不能24小时派人盯着整个生产情况,现在有了智能化的数字平台以后,银行就敢做抵押了,因为可以实时监测到这些生物“资产”是不是还在原地,生病了或者死亡了,如果有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响应处置。

基于AI算法的“牛联体”大数据平台

传统养牛产业面临的最大的痛点是什么?新技术应用起到哪些效果?

曾建林表示,传统畜牧行业因为人工因素为主,从喂养等各个环节没有那么精细和精准,同时养殖的场景、生物生产周期比较长,要拿到完整的降本增效数据很难。但是现在有突破,比如智能喷淋系统,在测试论证时,可以帮牧场节水60%以上。以2000头牧场为例,产奶奶牛1000头,经测算,使用数字农牧的智能喷淋系统,年可以节省用水费用、污水处理费用至少8万元。智能喷淋系统对奶牛每天可提升1KG产奶量,就可以帮助该牧场创造近50万元的收益。而使用数字农牧智能喷淋系统的投入一年就可以收回,后续使用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成本,并创造更大的收益。

蒙犇集团总经理田野认为,养牛对于个体老百姓来说很不容易,中间会面临各种难题,而通过产业联盟体“牛联体”形式,把金融机构、政府、保险公司、银行等机构连接起来,就可以实现整个链条上生态的共赢,是多方受益的好事。“牛联体”大数据平台积累的一定的数据流后,未来就可以设置一定的信用额度,利用大数据的资源,就可以建立诚信体系。

田野指出,通过“牛联体”生态圈,再将牧场里的每个牛都投了保,有了大数据分析和保险的加入,这些动物“资产”,原来银行不愿意做的贷款也开始做了。

曾建林指出,牧场生产效率的提升是需要每个环节都实现精细化的管理,每个环节提升一点,整合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大的提升。比如智能项圈反向寻牛的功能,在牧场里找牛需要通过耳牌去找,现在利用智能项圈通过任务发送手机App端可以瞬时找到。原来找一头牛可能需要半个小时,现在就是瞬间的事。再比如实时监测网对采食通道的余食监控,可以减少饲养员的日常巡视工作量。

除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运用,区块链在智能养牛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我们通过智能养殖在创造生物数据,比如在养猪的时候统计猪每天走多少步,传统养殖业是做不到的。我们创造这个数据应用区块链技术存储下来,才能把农业科技区块链的底层建设好,当基础数据建设好之后,就可以实现食品追溯。比如这头牛的采食量怎么样、有没有进行过按摩,等等。所有的数据都可以统计出来,以防伪追溯的形式展现给消费者看。” 李佳隆介绍。

智能养殖给中国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黑毛牛集团董事局主席贾丽坤看来,畜牧业是战线非常长的行业,一定要有含金量、科技量的投入。“我们带动18000户农民投入养殖业,靠人工管理根本管理不过来,所以我们一定要靠智能化管理。”

但是数据处理这一块,目前全球来看也没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也就是说,技术要跟场景结合起来,还有一段路要走。

首农畜牧总裁助理、生产运营中心主任郭刚表示,一头牛的养殖这里面包含很多算法,不简单是AI的算法,还需要温湿度指数、风度,还有模型,能源和水资源计算,等等,这是一个行为的变化,背后有很多事情需要把数据抽出来,结合生产养殖的特点,要把它应用到整个养殖过程中,以提升效率。

郭刚指出,全球的奶牛养殖,AI应用大部分停留在计步器,应用于牛的监测,比如活动量和步数,以及通过简单的项圈或者牛的电子耳标来识别是这头牛,和检测牛的健康水平,这是目前整个行业在做的。

“正因为智能化养殖在全球应用比较少,也就给了中国的畜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我们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我们想直接过渡到智能化阶段,我们的路也比较艰辛,需要从业务和科技两个角度一起出发,才能做到弯道超车,超越发达农业国家的养殖水平。”李佳隆如是说。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