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依托互联网构建自驾游保险生态圈

发布时间:2019-09-17 08:44:53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万鹏

近年来自驾游市场持续升温,引发了很多对自驾游相关产业的思考。笔者从国内自驾游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入手,分析自驾游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保险有效供给的不足,进而引入保险生态圈的概念。笔者认为,构建自驾游保险生态圈,建设跨界保险生态体系,重构传统保险企业,从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和整合外部资源双管齐下,有利于实现保险业的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王梓/制图

国内外自驾游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整体步入汽车时代,相对方便自由的自驾游同样发展火热。自驾游是基于“人、车、互联网及旅游要素”的复合型生态,多样化、自主化、定制化旅游的自发性需求,在汽车普及率、公路密度、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完善和成熟下,自驾游已成为大众旅游最为重要的出游方式。

根据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2016年自驾游总人数26.4亿人次,同比增长12.8%,占国内出游总人数的59.5%;2017年中国自驾游人数达到31亿人次,同比增长17.4%,占国内出游总人数的62%,自驾游人数持续增长,出游人数占国内旅游人数比例连续五年稳定在半数以上;汽车保有量方面,虽然我国连续8年汽车销售量全世界第一,但千人保有量只有140辆左右;旅居车方面,2017年全国旅居车销售量为2.2万台,2017年年末全国旅居车保有量7万台;露营地方面,“十三五”期间是营地建设的集中期,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建成及在建营地达到900家,根据“十三五”规划,预期到2020年建设2000家营地。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由于步入汽车时代远早于我国,自驾游已有百余年年历史,发展程度高,市场完善,已形成全民化、全生态、标准化、规模化的自驾游生态。以美国为例,自驾游客占其国内总游客的70%以上,汽车每千人保有量约800,高速公路连通所有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有超过16000个营地,2016年仅休闲营地收入就为57.66亿美元,形成了“66号公路”、“1号公路”等自驾游IP,KOA等跨国营地连锁经营品牌。

通过与国外发达的自驾游产业对比可以看出,我国自驾游产业还存在有序供给不足、规模性企业不足、服务支撑体系相对落后等问题,这是市场应补的空缺,也是巨大的发展潜力。

自驾游产业链保险供给现状

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保险业还没有准备好。

从保险产品的角度来看,目前市场上在售的自驾游保险产品很多,除旅行社责任保险之外,常见的有人身意外险、交通意外险、游客住宿人身意外险、景点人身意外险以及旅游救援保险等几种,自驾游保险一般是上述几种保险的综合,保费很低,只有几十元乃至几元,保额分为10万至50万的不同档位,但存在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保险责任范围偏窄等问题。游客在实际购买中可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并不多,无法满足广大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吃玩住行购的多方面保障需求。

比如,我国有1.4亿人参加户外探险类项目,有的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可能会选择一些类似于潜水、蹦极等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项目,大部分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参与的活动属于高风险的探险类活动而没有进行投保,或者虽然想投保但很难找到合适的产品,因为这些项目一般都是主险中的除外责任,一旦发生风险无法获得保障,使得目前的自驾游保险产品无法完全覆盖旅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

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保险公司对自驾游保险业务重视不够,对这类期限短、赔付高、保费低的产品开发、设计投入较少,宣传力度不足,缺乏针对性,经验数据不足导致难以实现公平合理的定价,销售渠道较窄,加之游客的保险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造成了现在自驾游保险有效供给不足、保险发展严重滞后于自驾游发展的局面。

自驾游保险生态圈

所谓保险生态圈,具体到自驾游,是指整个自驾游产业链中与保险相关联的部分。从为自驾游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性来看,由四层构成:第一层是直接为自驾游提供服务的自驾游平台、俱乐部、旅行社、目的地、营地等自驾游服务层,在这一层中自驾游的服务往往是其经营的主业或重要内容;第二层是为自驾游提供相关服务的救援、商业、餐饮及其他服务,这一层中这些业态既面向自驾游者也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自驾游的服务是其经营的一个部分;第三层是指汽车制造、加油站服务等为自驾游实施提供支持的相关产业,这些产业中,自驾游的针对性服务只是其经营中的一小部分;第四层是指通讯保障、路网建设、道路交通管理维护、公共信息提供、网络服务等面向社会提供的基础性服务,这些产品与服务多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对自驾出游者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的服务支撑。而保险贯穿服务于这四层,作为自驾游生态圈的土壤,形成了以保险为基础的自驾游保险生态圈。

构建自驾游保险生态圈的必要性

构建自驾游保险生态圈有助于保险发挥保险保障、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的职能。通过贷款保证保险对景区、营地、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进行支持、对自驾游客户的人身财产进行保障从而发挥保险保障职能;通过对自驾游产业的投资发挥资金融通功能;通过对被保险人进行防灾防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收集记录企业和个人的履约行为建立信用体系、减少责任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等发挥社会管理功能。

在同一自驾游平台上,保险行业内各保险公司发挥比较优势,协调好与同一产业链上其他各领域行业的合作关系,立足于提高自驾游服务、提升自驾游体验,保障好自驾游产业链的方方面面。

打破行业壁垒,提供一站式服务

面向自驾游游客时,通过一张统括保单,保障自驾游中的吃住行游娱购中的各种风险;面向自驾游服务提供者,如汽车修理店、酒店、营地、景区开发等等,结成合作伙伴,有针对地提供服务,解决自驾游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将自驾游产业链整合起来作为一个生态。

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满足其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如对特殊风险的保障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扩大服务领域,实现简便易得的服务、快速准确的理赔,丰富保险服务手段。

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应用

在自驾游保险生态圈内,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不断发展,形成了以创新为驱动的有机整体。

保险公司可以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出特色农产品种植保险、产品责任险等鼓励农民种植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下自驾游体验品尝(后备箱行动)和线上互联网推广销售的方式帮助农户脱贫;向为自驾游服务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保证保险,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开发适合短期、高频、低价的保险产品等,助力普惠金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

提升保险形象,提高社会保险意识

嵌入互联网应用的保险能提供更为优质、智能的产品与服务,提升客户在保险事务中的主动权和管理权,满足客户真正的需求,切实感受到保险带来的实惠,在赢得客户信任的同时提高保险保障意识。

自驾游保险生态圈的发展建议与设想

加强自驾游保险产品的研发

深化现有自驾游保险产品之间的联系,设计丰富的产品组合,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方式,形成系统的自驾游保险链,进行全面保障。

对于现在空白的保险产品,要将过去不可承保的风险转化为可保风险,有针对性地设计单项保障,基于不同的费率,提供专门的产品和服务,以释放特殊风险相对刚性的购买需求。

搭建信息平台,构建产业联盟

保险行业要与自驾游产业链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强化合作,设立获取、共享消费及信用数据的平台,聚集行业的力量,提升保险科技运用能力,提高精算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拓宽销售渠道,加强精准服务能力,有效杜绝恶意骗保行为。

政策支持,营造鼓励创新的外部环境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行业的规划、引导,在为相关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提高政策、资金和企业信息等方面的透明度;提高与旅游、交通、汽车行业、医疗卫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建立跨行业的数据共享联盟,加强信息统计工作建设;健全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中小保险科技企业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科技应用能力,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加强交流合作,总结吸取经验

学习国外专业、先进的救援公司和相关信息服务公司的技术、服务水平,提高在不同风险、不同地区的救援服务;对于生态圈建设而言,可以学习借鉴保险公司在健康产业生态圈、汽车产业生态圈的地位、职责、作用机制、商业模式、风险管控等等,系统地思考和梳理保险生态繁荣背后的规律和问题,研究出一套适合自驾游保险生态圈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而指导自驾游保险生态圈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以国内最火爆的自驾游路线“318国民公路”为例,笔者提出自驾游保险生态圈发展设想。

318国道以上海市为起点,拉萨日喀则市为终点,全程5476千米,经过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八个省份,是我国最长的国道。因其穿越三大阶梯,地形地势瑰丽多变,人文景观精彩纷呈,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就自驾游保险产品而言,需要将自驾游的各个环节场景化。选择观光、休闲式自驾游,面对的更多的是旅行途中可能遇到的一般风险。如人身方面,突发的身体不适、遭遇意外、饮食安全等,需要选择意外险;财产方面,为保障自驾旅游途中的行李丢失以及离家后家中的财产安全,还需一份财产保险;因天气或不可抗力等原因未能成功观景的损失,需要特殊的保险保障;因行程临时有变导致预订的酒店未能入住,可以选择酒店取消险;携带宠物时还需宠物责任险。若选择风险程度较高的旅游项目,除上述常规保险保障之外,还需要特殊的保障,如车辆和随车物品的盗抢险、高风险运动的特殊保险、道路紧急救援保险等。

面对这么多的保险需求,保险公司需要增强保险科技能力,加强行业内合作交流,提高对产品的研究创新,提供合适的保险产品。可以考虑运用保险科技提供可以一键生成的保险产品的同时,构建“保险超市”,将可能涉及到自驾游的保险产品展示出来,设置简单易懂的条款,让自驾游客自由搭配组合,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保险,形成个性化的保单。此外,为吸引投保、鼓励安全出行、提高投保人的风险意识,可以把保险变得有趣。如318国道正在建设“此生必驾”的打卡点,在保险期间内打卡获取积分兑换纪念品或者一定的保费折扣。

就保险的连接性、联动性而言,可以深入挖掘保险与各行各业的关联,建立产业联盟。可以与酒店、加油站、景区合作,分享客户资源,购买了相应保险产品、或上文提到的打卡积分满足一定条件的客户可以享受住宿优惠、折扣油价或景区纪念品;与救援公司合作,提供水、陆、空全面立体援助;与医院合作开设绿色通道;与景区合作推出买保险免门票的活动,推广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同时相对集中地控制住风险,有助于实施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

可以看到,从生态圈角度看待自驾游保险,可以充分发挥保险的行业连接特点、资源整合作用,为自驾游客提供实惠、全面、有趣的保险保障,助力自驾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系前海保险交易中心湾区项目部总监)


依托互联网构建自驾游保险生态圈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9-17

□万鹏

近年来自驾游市场持续升温,引发了很多对自驾游相关产业的思考。笔者从国内自驾游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入手,分析自驾游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保险有效供给的不足,进而引入保险生态圈的概念。笔者认为,构建自驾游保险生态圈,建设跨界保险生态体系,重构传统保险企业,从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和整合外部资源双管齐下,有利于实现保险业的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王梓/制图

国内外自驾游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整体步入汽车时代,相对方便自由的自驾游同样发展火热。自驾游是基于“人、车、互联网及旅游要素”的复合型生态,多样化、自主化、定制化旅游的自发性需求,在汽车普及率、公路密度、移动互联网的日益完善和成熟下,自驾游已成为大众旅游最为重要的出游方式。

根据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2016年自驾游总人数26.4亿人次,同比增长12.8%,占国内出游总人数的59.5%;2017年中国自驾游人数达到31亿人次,同比增长17.4%,占国内出游总人数的62%,自驾游人数持续增长,出游人数占国内旅游人数比例连续五年稳定在半数以上;汽车保有量方面,虽然我国连续8年汽车销售量全世界第一,但千人保有量只有140辆左右;旅居车方面,2017年全国旅居车销售量为2.2万台,2017年年末全国旅居车保有量7万台;露营地方面,“十三五”期间是营地建设的集中期,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建成及在建营地达到900家,根据“十三五”规划,预期到2020年建设2000家营地。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由于步入汽车时代远早于我国,自驾游已有百余年年历史,发展程度高,市场完善,已形成全民化、全生态、标准化、规模化的自驾游生态。以美国为例,自驾游客占其国内总游客的70%以上,汽车每千人保有量约800,高速公路连通所有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有超过16000个营地,2016年仅休闲营地收入就为57.66亿美元,形成了“66号公路”、“1号公路”等自驾游IP,KOA等跨国营地连锁经营品牌。

通过与国外发达的自驾游产业对比可以看出,我国自驾游产业还存在有序供给不足、规模性企业不足、服务支撑体系相对落后等问题,这是市场应补的空缺,也是巨大的发展潜力。

自驾游产业链保险供给现状

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保险业还没有准备好。

从保险产品的角度来看,目前市场上在售的自驾游保险产品很多,除旅行社责任保险之外,常见的有人身意外险、交通意外险、游客住宿人身意外险、景点人身意外险以及旅游救援保险等几种,自驾游保险一般是上述几种保险的综合,保费很低,只有几十元乃至几元,保额分为10万至50万的不同档位,但存在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保险责任范围偏窄等问题。游客在实际购买中可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并不多,无法满足广大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吃玩住行购的多方面保障需求。

比如,我国有1.4亿人参加户外探险类项目,有的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可能会选择一些类似于潜水、蹦极等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项目,大部分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参与的活动属于高风险的探险类活动而没有进行投保,或者虽然想投保但很难找到合适的产品,因为这些项目一般都是主险中的除外责任,一旦发生风险无法获得保障,使得目前的自驾游保险产品无法完全覆盖旅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

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保险公司对自驾游保险业务重视不够,对这类期限短、赔付高、保费低的产品开发、设计投入较少,宣传力度不足,缺乏针对性,经验数据不足导致难以实现公平合理的定价,销售渠道较窄,加之游客的保险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造成了现在自驾游保险有效供给不足、保险发展严重滞后于自驾游发展的局面。

自驾游保险生态圈

所谓保险生态圈,具体到自驾游,是指整个自驾游产业链中与保险相关联的部分。从为自驾游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性来看,由四层构成:第一层是直接为自驾游提供服务的自驾游平台、俱乐部、旅行社、目的地、营地等自驾游服务层,在这一层中自驾游的服务往往是其经营的主业或重要内容;第二层是为自驾游提供相关服务的救援、商业、餐饮及其他服务,这一层中这些业态既面向自驾游者也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自驾游的服务是其经营的一个部分;第三层是指汽车制造、加油站服务等为自驾游实施提供支持的相关产业,这些产业中,自驾游的针对性服务只是其经营中的一小部分;第四层是指通讯保障、路网建设、道路交通管理维护、公共信息提供、网络服务等面向社会提供的基础性服务,这些产品与服务多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对自驾出游者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的服务支撑。而保险贯穿服务于这四层,作为自驾游生态圈的土壤,形成了以保险为基础的自驾游保险生态圈。

构建自驾游保险生态圈的必要性

构建自驾游保险生态圈有助于保险发挥保险保障、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的职能。通过贷款保证保险对景区、营地、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进行支持、对自驾游客户的人身财产进行保障从而发挥保险保障职能;通过对自驾游产业的投资发挥资金融通功能;通过对被保险人进行防灾防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收集记录企业和个人的履约行为建立信用体系、减少责任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等发挥社会管理功能。

在同一自驾游平台上,保险行业内各保险公司发挥比较优势,协调好与同一产业链上其他各领域行业的合作关系,立足于提高自驾游服务、提升自驾游体验,保障好自驾游产业链的方方面面。

打破行业壁垒,提供一站式服务

面向自驾游游客时,通过一张统括保单,保障自驾游中的吃住行游娱购中的各种风险;面向自驾游服务提供者,如汽车修理店、酒店、营地、景区开发等等,结成合作伙伴,有针对地提供服务,解决自驾游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将自驾游产业链整合起来作为一个生态。

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满足其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如对特殊风险的保障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扩大服务领域,实现简便易得的服务、快速准确的理赔,丰富保险服务手段。

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应用

在自驾游保险生态圈内,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不断发展,形成了以创新为驱动的有机整体。

保险公司可以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出特色农产品种植保险、产品责任险等鼓励农民种植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下自驾游体验品尝(后备箱行动)和线上互联网推广销售的方式帮助农户脱贫;向为自驾游服务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保证保险,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开发适合短期、高频、低价的保险产品等,助力普惠金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

提升保险形象,提高社会保险意识

嵌入互联网应用的保险能提供更为优质、智能的产品与服务,提升客户在保险事务中的主动权和管理权,满足客户真正的需求,切实感受到保险带来的实惠,在赢得客户信任的同时提高保险保障意识。

自驾游保险生态圈的发展建议与设想

加强自驾游保险产品的研发

深化现有自驾游保险产品之间的联系,设计丰富的产品组合,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方式,形成系统的自驾游保险链,进行全面保障。

对于现在空白的保险产品,要将过去不可承保的风险转化为可保风险,有针对性地设计单项保障,基于不同的费率,提供专门的产品和服务,以释放特殊风险相对刚性的购买需求。

搭建信息平台,构建产业联盟

保险行业要与自驾游产业链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强化合作,设立获取、共享消费及信用数据的平台,聚集行业的力量,提升保险科技运用能力,提高精算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拓宽销售渠道,加强精准服务能力,有效杜绝恶意骗保行为。

政策支持,营造鼓励创新的外部环境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行业的规划、引导,在为相关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提高政策、资金和企业信息等方面的透明度;提高与旅游、交通、汽车行业、医疗卫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建立跨行业的数据共享联盟,加强信息统计工作建设;健全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中小保险科技企业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科技应用能力,实施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鼓励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加强交流合作,总结吸取经验

学习国外专业、先进的救援公司和相关信息服务公司的技术、服务水平,提高在不同风险、不同地区的救援服务;对于生态圈建设而言,可以学习借鉴保险公司在健康产业生态圈、汽车产业生态圈的地位、职责、作用机制、商业模式、风险管控等等,系统地思考和梳理保险生态繁荣背后的规律和问题,研究出一套适合自驾游保险生态圈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而指导自驾游保险生态圈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

以国内最火爆的自驾游路线“318国民公路”为例,笔者提出自驾游保险生态圈发展设想。

318国道以上海市为起点,拉萨日喀则市为终点,全程5476千米,经过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八个省份,是我国最长的国道。因其穿越三大阶梯,地形地势瑰丽多变,人文景观精彩纷呈,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就自驾游保险产品而言,需要将自驾游的各个环节场景化。选择观光、休闲式自驾游,面对的更多的是旅行途中可能遇到的一般风险。如人身方面,突发的身体不适、遭遇意外、饮食安全等,需要选择意外险;财产方面,为保障自驾旅游途中的行李丢失以及离家后家中的财产安全,还需一份财产保险;因天气或不可抗力等原因未能成功观景的损失,需要特殊的保险保障;因行程临时有变导致预订的酒店未能入住,可以选择酒店取消险;携带宠物时还需宠物责任险。若选择风险程度较高的旅游项目,除上述常规保险保障之外,还需要特殊的保障,如车辆和随车物品的盗抢险、高风险运动的特殊保险、道路紧急救援保险等。

面对这么多的保险需求,保险公司需要增强保险科技能力,加强行业内合作交流,提高对产品的研究创新,提供合适的保险产品。可以考虑运用保险科技提供可以一键生成的保险产品的同时,构建“保险超市”,将可能涉及到自驾游的保险产品展示出来,设置简单易懂的条款,让自驾游客自由搭配组合,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保险,形成个性化的保单。此外,为吸引投保、鼓励安全出行、提高投保人的风险意识,可以把保险变得有趣。如318国道正在建设“此生必驾”的打卡点,在保险期间内打卡获取积分兑换纪念品或者一定的保费折扣。

就保险的连接性、联动性而言,可以深入挖掘保险与各行各业的关联,建立产业联盟。可以与酒店、加油站、景区合作,分享客户资源,购买了相应保险产品、或上文提到的打卡积分满足一定条件的客户可以享受住宿优惠、折扣油价或景区纪念品;与救援公司合作,提供水、陆、空全面立体援助;与医院合作开设绿色通道;与景区合作推出买保险免门票的活动,推广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同时相对集中地控制住风险,有助于实施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

可以看到,从生态圈角度看待自驾游保险,可以充分发挥保险的行业连接特点、资源整合作用,为自驾游客提供实惠、全面、有趣的保险保障,助力自驾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系前海保险交易中心湾区项目部总监)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