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货运保险也能因“车”而异?

发布时间:2019-08-27 09:02:34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苏洁

货运保险也能因“车”而异?可能很多人对于货运保险的认识就是一款保险所有货车通用,车的风险因素、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运输货物、行驶路况等因素保险公司都不了解,因此造成了货运保险的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而通过数据的梳理和技术的评测,不但可以让货运保险实现因“车”而异,降低保险公司赔付风险,还能让驾驶习惯好的司机能够少交保费,最终引导驾驶行为向好的转变。

货运保险为何成为“鸡肋”业务?

货物运输行业是较为辛苦的行业,对于货运司机来说,一方面,货运风险较普通车大很多,且重大事故较多,人、货、车都面临风险损失;另一方面,常年风餐露宿还要时刻提心吊胆防着“油耗子”,实属不易。

货运保险虽然是保险行业想要抢占的重要市场,但是由于无法准确掌握车辆车况、运营线路、货物类型、驾驶行为等信息,很难准确评估风险成本。没有精准的评估系统,就不能及时了解和干预风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公司做货运领域保险大多都是赔钱,但又不能不做,因为这个量很大。“去年货运险有50多个亿,仅重载货车车险这块就有1380多亿,占了15%左右。而小车保费市场也不乐观,处于负增长阶段,因此导致保险公司在业务选择上面临两难的困境。”业内人士表示。

目前营运货车存在“多、小、散、乱”的特点。数据统计,目前营运货车总量超过1500万台,货运从业人员有3000万,是比较庞大的一个群体。一般来讲,这些货车会挂靠在企业,而一般个体户买的车通常不挂靠,这种管理起来就很困难。同时,这些货车的运输路线不确定,车辆流动性大,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情况较为普遍,且安全监管缺少,处于放养状态。

基于以上风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2年30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指出,应强化科技装备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科技管理与执法服务水平,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应在出厂前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2014年5号文《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指出,已经进入运输市场的重载货车和半挂牵引车全部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如果没有按照执行,车辆就没有运输许可证,相当于强制的政策。

科技赋能让货车保险可持续发展

随着公路货运不断向高质量发展,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等通过深入行业的各个方面,让行业实现创新变革。在货运安全方面,就有基于大数据研发的智能化应用为其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和监测。也因为有了数据科技的赋能,才让货运保险行业摆脱困境,重新找到发展机遇。

基于以上两个政策的出台,对于手中握有数据的科技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作为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持方,中交兴路承担了该平台的开发与建设,并针对公路货运行业“多、小、散、乱”的特点,对12吨以上的重载货车和半挂牵引车进行自动监管。

在这个平台上,全国重载货运车辆都能在此查询和采集到,包括车辆行驶轨迹、车辆使用情况、驾驶情况等等。而以上,对货运保险的设计、定价、理赔等做了精准定位和提供了现依据。

据中交兴路保险业务负责人李成才介绍,目前采集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加在一起,近500个数据因子,平台上已接入602万台车,平均每天还能增加5000台车左右。“目前采集数据的频率是2秒钟到30秒钟采集一次,而且从平台搭建一直到现在,所有的数据都在云上保存着,这个数据量非常巨大。”

但是这些数据并不是拿回来就能用,需要“清洗”完了以后加工成数据因子。李成才介绍,需要“清洗”的内容大致跟这四类数据相关:第一是道路数据,比如车辆是否在高速行驶,经过的危险路段多不多,这些都会影响其风险水平。第二是运营数据,比如车辆的运营的里程、时长、天数、运营时间段等。第三是驾驶数据,比如司机开车他超不超速、有没有违规停驶、司机驾驶行为习惯等。第四是业务数据,比如常跑城市、常跑路线。

接下来,如何利用科技赋能货运保险?李成才表示,通过大数据和技术分析,可以对保前、保中、理赔、客服四个环节进行干预。

从保前来看,首先在定价方面,传统保险公司对于货运保险的定价一般是按照吨位、车辆的类型、使用性质来定保额。现在把车联网数据因子加进来,丰富了原有的定价模型,这样给车辆的定价就更精准。比如原来一台车定价2万元保费,风险高、风险低的都一样,现在车联网的风险因子加进来以后,对他精准评测,有的车风险低,可能只要交1万块钱保费,而原来风险比较高的人,现在可能就要收4万元保费,甚至风险太高,保险公司可以考虑不保。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驾驶员主动形成主动安全行驶的习惯。其次,在核保上,一个车队有风险高的和有风险低的车辆,在保险公司评估完以后,这个业务能不能做就会非常清楚。总体来看,对于整个保险公司来说,他就能将业务结构设定得以实现。

保中环节,就是做好风险管理。线上,通过预警和报警的服务,系统通过车上的车机提醒司机,比如快到一个风险的地方,提前会告诉驾驶员,线下,通过把高危车找出来,跟当地的运管一起去管理驾驶员。

理赔支持环节,通过定位,来获取货车行踪,对于套牌、虚构现场、肇事逃逸等行为进行识别,从而帮助保险公司作出快速理赔及理赔反欺诈,降本增效及提高客户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在客服环节,通过数据将保险公司与客户更紧密的链接,让保险公司更多了解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使客户有了更好的黏性。

“我们的核心价值是数据,任何一个基于数据的服务,它的数据的广度是最关键的。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我们的算法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就可以让数据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中交兴路产品副总经理贾加说道。

基于以上工具,中交兴路还通过数据与保险公司合作定制相关的货运保险,包括车险和非车险。“我们希望能做一个有别于传统保险定价的创新型保险,将风险和定价成正比,让风险高的人多交保费,让风险低的人少交保费,通过这种方式最终能够改善驾驶行为习惯,也能产生社会责任,同时也能让驾驶习惯好的人少交钱。”贾加表示。

从保险公司减损方案到保险产品“变现”,最终可以实现“三赢”,即客户受益,保险公司也能做好业务,公司也能有利润。

货运产业链

李成才表示,通过规划风控产品,输出给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大货车业务可持续发展。再结合数据将保险做成定制化产品,让不同客户感受到更科学、更合理的保险模式。接下来,再通过理赔服务把汽车后市场进行完善。

“事实上,后市场的业务我们已经在做了,例如油品、ETC、金融,其实我们是围绕着车的整个生命周期来做。目前在上游,我们跟车辆主机厂进行合作,他们用我们的数据来分析什么车型卖得好,在什么地方卖得好。未来,我们可能会规划二手车,甚至到汽车车辆报废。” 李成才介绍,“另外,我们采集这些数据,还会给用户开放,比如金融贷款公司通过个人用车情况来关联贷款信息,相当于通过这些业务反哺了我们数据平台的数据量,同时用这个数据能为这些业务赋能,基本是这样一个业务逻辑。”


货运保险也能因“车”而异?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8-27

□记者 苏洁

货运保险也能因“车”而异?可能很多人对于货运保险的认识就是一款保险所有货车通用,车的风险因素、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运输货物、行驶路况等因素保险公司都不了解,因此造成了货运保险的赔付率一直居高不下。而通过数据的梳理和技术的评测,不但可以让货运保险实现因“车”而异,降低保险公司赔付风险,还能让驾驶习惯好的司机能够少交保费,最终引导驾驶行为向好的转变。

货运保险为何成为“鸡肋”业务?

货物运输行业是较为辛苦的行业,对于货运司机来说,一方面,货运风险较普通车大很多,且重大事故较多,人、货、车都面临风险损失;另一方面,常年风餐露宿还要时刻提心吊胆防着“油耗子”,实属不易。

货运保险虽然是保险行业想要抢占的重要市场,但是由于无法准确掌握车辆车况、运营线路、货物类型、驾驶行为等信息,很难准确评估风险成本。没有精准的评估系统,就不能及时了解和干预风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公司做货运领域保险大多都是赔钱,但又不能不做,因为这个量很大。“去年货运险有50多个亿,仅重载货车车险这块就有1380多亿,占了15%左右。而小车保费市场也不乐观,处于负增长阶段,因此导致保险公司在业务选择上面临两难的困境。”业内人士表示。

目前营运货车存在“多、小、散、乱”的特点。数据统计,目前营运货车总量超过1500万台,货运从业人员有3000万,是比较庞大的一个群体。一般来讲,这些货车会挂靠在企业,而一般个体户买的车通常不挂靠,这种管理起来就很困难。同时,这些货车的运输路线不确定,车辆流动性大,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情况较为普遍,且安全监管缺少,处于放养状态。

基于以上风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2年30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指出,应强化科技装备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科技管理与执法服务水平,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应在出厂前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2014年5号文《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指出,已经进入运输市场的重载货车和半挂牵引车全部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如果没有按照执行,车辆就没有运输许可证,相当于强制的政策。

科技赋能让货车保险可持续发展

随着公路货运不断向高质量发展,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等通过深入行业的各个方面,让行业实现创新变革。在货运安全方面,就有基于大数据研发的智能化应用为其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和监测。也因为有了数据科技的赋能,才让货运保险行业摆脱困境,重新找到发展机遇。

基于以上两个政策的出台,对于手中握有数据的科技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作为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持方,中交兴路承担了该平台的开发与建设,并针对公路货运行业“多、小、散、乱”的特点,对12吨以上的重载货车和半挂牵引车进行自动监管。

在这个平台上,全国重载货运车辆都能在此查询和采集到,包括车辆行驶轨迹、车辆使用情况、驾驶情况等等。而以上,对货运保险的设计、定价、理赔等做了精准定位和提供了现依据。

据中交兴路保险业务负责人李成才介绍,目前采集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加在一起,近500个数据因子,平台上已接入602万台车,平均每天还能增加5000台车左右。“目前采集数据的频率是2秒钟到30秒钟采集一次,而且从平台搭建一直到现在,所有的数据都在云上保存着,这个数据量非常巨大。”

但是这些数据并不是拿回来就能用,需要“清洗”完了以后加工成数据因子。李成才介绍,需要“清洗”的内容大致跟这四类数据相关:第一是道路数据,比如车辆是否在高速行驶,经过的危险路段多不多,这些都会影响其风险水平。第二是运营数据,比如车辆的运营的里程、时长、天数、运营时间段等。第三是驾驶数据,比如司机开车他超不超速、有没有违规停驶、司机驾驶行为习惯等。第四是业务数据,比如常跑城市、常跑路线。

接下来,如何利用科技赋能货运保险?李成才表示,通过大数据和技术分析,可以对保前、保中、理赔、客服四个环节进行干预。

从保前来看,首先在定价方面,传统保险公司对于货运保险的定价一般是按照吨位、车辆的类型、使用性质来定保额。现在把车联网数据因子加进来,丰富了原有的定价模型,这样给车辆的定价就更精准。比如原来一台车定价2万元保费,风险高、风险低的都一样,现在车联网的风险因子加进来以后,对他精准评测,有的车风险低,可能只要交1万块钱保费,而原来风险比较高的人,现在可能就要收4万元保费,甚至风险太高,保险公司可以考虑不保。这在一定程度上让驾驶员主动形成主动安全行驶的习惯。其次,在核保上,一个车队有风险高的和有风险低的车辆,在保险公司评估完以后,这个业务能不能做就会非常清楚。总体来看,对于整个保险公司来说,他就能将业务结构设定得以实现。

保中环节,就是做好风险管理。线上,通过预警和报警的服务,系统通过车上的车机提醒司机,比如快到一个风险的地方,提前会告诉驾驶员,线下,通过把高危车找出来,跟当地的运管一起去管理驾驶员。

理赔支持环节,通过定位,来获取货车行踪,对于套牌、虚构现场、肇事逃逸等行为进行识别,从而帮助保险公司作出快速理赔及理赔反欺诈,降本增效及提高客户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在客服环节,通过数据将保险公司与客户更紧密的链接,让保险公司更多了解客户,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使客户有了更好的黏性。

“我们的核心价值是数据,任何一个基于数据的服务,它的数据的广度是最关键的。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我们的算法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就可以让数据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中交兴路产品副总经理贾加说道。

基于以上工具,中交兴路还通过数据与保险公司合作定制相关的货运保险,包括车险和非车险。“我们希望能做一个有别于传统保险定价的创新型保险,将风险和定价成正比,让风险高的人多交保费,让风险低的人少交保费,通过这种方式最终能够改善驾驶行为习惯,也能产生社会责任,同时也能让驾驶习惯好的人少交钱。”贾加表示。

从保险公司减损方案到保险产品“变现”,最终可以实现“三赢”,即客户受益,保险公司也能做好业务,公司也能有利润。

货运产业链

李成才表示,通过规划风控产品,输出给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大货车业务可持续发展。再结合数据将保险做成定制化产品,让不同客户感受到更科学、更合理的保险模式。接下来,再通过理赔服务把汽车后市场进行完善。

“事实上,后市场的业务我们已经在做了,例如油品、ETC、金融,其实我们是围绕着车的整个生命周期来做。目前在上游,我们跟车辆主机厂进行合作,他们用我们的数据来分析什么车型卖得好,在什么地方卖得好。未来,我们可能会规划二手车,甚至到汽车车辆报废。” 李成才介绍,“另外,我们采集这些数据,还会给用户开放,比如金融贷款公司通过个人用车情况来关联贷款信息,相当于通过这些业务反哺了我们数据平台的数据量,同时用这个数据能为这些业务赋能,基本是这样一个业务逻辑。”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