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金融“三驾马车”数字化转型之道

发布时间:2019-05-28 08:46:05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记者 苏洁

众所周知,银行、证券、保险是金融业的“三驾马车”,面对数字化浪潮来袭,传统金融业纷纷谋求转型。虽然都属于金融业,三者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属性和特点。如何将创新进行到底?5月22日,在腾讯全球数字化生态大会智慧金融分论坛上,银行、证券、保险领域的大咖讲述了金融领域创新转型之道。

银行业金融科技未来式:生态重构

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在2019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金融专场发表演讲时指出,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要具备三个要素:数字化的技术核心、敏捷智能的业务平台、无边界的数字生态。针对这一需求,腾讯金融云打造了“技术、敏捷、生态”三位一体的全套解决方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

腾讯云与诸多金融机构合作,成为了打造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标杆案例。比如,与建设银行合作打造的超大规模自主可控云平台和联合实验室,与中国银行合作的全行大数据平台与风险决策引擎,助力交通银行创新服务体验打造的移动金融开发平台TMF等。

胡利明指出,金融数字化转型已势不可挡。洞察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未雨绸缪,是决胜数字金融时代的关键。

对于银行数字化转型,中国建设银行运营数据中心副主任常冬冬表示,传统银行面临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第一,银行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银行正在消失,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下降。第二,金融科技过去式是独立发展,业务以线下为主,由于网点服务所限,银行难以覆盖长尾客户;金融科技现在式是跨界结合,银行业务逐步线上化,强调线上获客和维系客户关系的能力,金融科技公司逐步向价值链上游迁移;金融科技未来式是生态重构,银行坚持专业、稳健的价值主张,优势在牌照、成本、风控、线下网点。第三,制定“三大战略”,开启“第二曲线”。三大战略分别是:住房祖贷、普惠金融、金融科技。金融服务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场景,提高配置效率,由“金融”转向“融智”。“第二曲线”指围绕B端(提供开放共享)、C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和G端(提供政务服务)三个维度开启转型和重构,重新定义新时代银行的功能。

常冬冬认为,对“金融科技”普遍认可的理解是“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机构及金融服务产业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流程产品。”

以建设银行为例,建设银行开启了金融科技“TOP+”战略, “T”是科技驱动,“O”是能力开放,“P”是平台生态,“+”是包容创新,最后形成金融科技的基础能力。产品定制化重新回归到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未来要打造的一个目标就是: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让客户满意的、高质体验的生态环境。同时,聚焦核心技术——ABCDMIX,A人工智能(发动机):建立人工智能服务平台;B区块链(助推器):平台+应用共筑区块链生态;C云计算(发射器):十三大云能力,赋能建行和合作伙伴;D大数据(燃料):打造大数据云平台,深度发挥数据的价值;M移动计算(传递媒介):汇集全行业业务和技术资源,打造移动支付产品;I物联网(传递媒介):推动物联网生态建设、智慧大楼、网点、数据中心等。

从建设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可以窥见,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银行也在顺应数字化改革大潮,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并根据自身特点定制适合业务发展的战略,并与合作伙伴共建和谐生态,以在行业改革创新中立于不败之地。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保险

近年来,在数字化浪潮下,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基因检测等多种新科技,正在合力改变保险业。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副总经理奎志钢表示,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新科技催生保险新动能。科技的广泛应用可改变风险集中点,带来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风险的转移和需求的变迁将重构新的保险主流业态,催生保险变革的新动能。例如:网购、线上消费催生了退货运费险、资金账户安全险等碎片化、场景化的保险需求;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也可能会将传统车险风险转移到责任风险,可以说,新科技已经成为保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第二,新科技重塑保险价值链。万物互联和大数据背景下,传统保险被动进行风险转移和分担的模式正在向更为主动的事前预警、事中减损的风险减量管理新模式转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使得保险公司也正在从产品销售者逐渐转变为高品质服务的提供者,构建以保险为起点,以服务为终点的“保险+服务”闭环商业新模式。第三,新科技重新定义保险体验。财险一年期产品与客户的互动频率处于每年1-2次的“弱接触”区间。而伴随着数字化技术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偏好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消费和社交,期望简单、无缝、个性化、频繁的互动与服务。为此,保险公司要增强客户黏性,要对标互联网企业,依托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增加客服触点,提升与客户的互动频次,不断优化客户体验。

以人保为例,人保把数字化运营作为优化商业模式的灵魂,通过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提升三大关键能力,即提供一致性客户体验、建立智能分析能力、打造保险生态系统,以顺应时代新要求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更好的应对新技术“搅局”和跨界竞争。

奎志钢认为,随着保险与科技的融合愈加深入,一个更高效、更兼容、更平衡和更人文的“新保险”生态体系的雏形正在逐渐形成,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技术与商业的深度融合将助推保险商业模式的变革,最终从惠民生、稳社会等方面带给客户更精准、更便捷、更有保障的科技保险“智”体验。

证券业数字化转型核心:安全和效率

证券行业如何拥抱数字化浪潮?深交证券交易所总工程师喻华丽在介绍深交所数字化转型实践时提到,“随着客户对投资的交易需求,市场对于信息技术的安全、可靠的服务,以及高性能、高容量等方面提出了极致的需求。因而深交所也致力于先进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同步构建了技术支撑体系,包括高标准的技术设施,安全可靠的平台,还有技术队伍。”

技术架构转型方面,深交所努力实现电子化、自动化。在2011年的时候,启动了最核心的交易系统升级换代,实现架构转型。以这个为标志,开启深交所技术架构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之路,通过一系列的应用建设,升级换代的建设,成功实现了在业务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移动互联应用的架构转型,迈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作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云计算越来越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海通证券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王洪涛表示,云的发展一定是一个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浪潮,会改变整个IT行业,云化的过程也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云化过程就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风口,而且这个风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碰到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市场、监管、自律、技术适配等方面持续努力走下去。

长城证券互联网金融总监、金融科技创新办公室主任谢权认为,目前证券行业信息系统基本上分为两块:一部分是传统交易,一部分是所谓的金融科技。他指出,行业信息系统有三个要素,一个是安全性,一个是效率,一个是大并发。“这个行业不允许出错,更不能试错,所以安全要素是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是效率,快,只有快才能胜。第三是大并发,行情的起伏是爆发性的,带来很大的并发性,所以我们需要多方的合作以及政策的支持。行业需要类似于腾讯这样的先进企业把先进技术带进来,与我们一起构建行业良好的生态环境。”


金融“三驾马车”数字化转型之道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时间:2019-05-28

□记者 苏洁

众所周知,银行、证券、保险是金融业的“三驾马车”,面对数字化浪潮来袭,传统金融业纷纷谋求转型。虽然都属于金融业,三者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属性和特点。如何将创新进行到底?5月22日,在腾讯全球数字化生态大会智慧金融分论坛上,银行、证券、保险领域的大咖讲述了金融领域创新转型之道。

银行业金融科技未来式:生态重构

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在2019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金融专场发表演讲时指出,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必须要具备三个要素:数字化的技术核心、敏捷智能的业务平台、无边界的数字生态。针对这一需求,腾讯金融云打造了“技术、敏捷、生态”三位一体的全套解决方案,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

腾讯云与诸多金融机构合作,成为了打造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标杆案例。比如,与建设银行合作打造的超大规模自主可控云平台和联合实验室,与中国银行合作的全行大数据平台与风险决策引擎,助力交通银行创新服务体验打造的移动金融开发平台TMF等。

胡利明指出,金融数字化转型已势不可挡。洞察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未雨绸缪,是决胜数字金融时代的关键。

对于银行数字化转型,中国建设银行运营数据中心副主任常冬冬表示,传统银行面临的挑战来自三个方面:第一,银行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银行正在消失,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下降。第二,金融科技过去式是独立发展,业务以线下为主,由于网点服务所限,银行难以覆盖长尾客户;金融科技现在式是跨界结合,银行业务逐步线上化,强调线上获客和维系客户关系的能力,金融科技公司逐步向价值链上游迁移;金融科技未来式是生态重构,银行坚持专业、稳健的价值主张,优势在牌照、成本、风控、线下网点。第三,制定“三大战略”,开启“第二曲线”。三大战略分别是:住房祖贷、普惠金融、金融科技。金融服务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场景,提高配置效率,由“金融”转向“融智”。“第二曲线”指围绕B端(提供开放共享)、C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和G端(提供政务服务)三个维度开启转型和重构,重新定义新时代银行的功能。

常冬冬认为,对“金融科技”普遍认可的理解是“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机构及金融服务产业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流程产品。”

以建设银行为例,建设银行开启了金融科技“TOP+”战略, “T”是科技驱动,“O”是能力开放,“P”是平台生态,“+”是包容创新,最后形成金融科技的基础能力。产品定制化重新回归到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未来要打造的一个目标就是: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让客户满意的、高质体验的生态环境。同时,聚焦核心技术——ABCDMIX,A人工智能(发动机):建立人工智能服务平台;B区块链(助推器):平台+应用共筑区块链生态;C云计算(发射器):十三大云能力,赋能建行和合作伙伴;D大数据(燃料):打造大数据云平台,深度发挥数据的价值;M移动计算(传递媒介):汇集全行业业务和技术资源,打造移动支付产品;I物联网(传递媒介):推动物联网生态建设、智慧大楼、网点、数据中心等。

从建设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可以窥见,以国有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银行也在顺应数字化改革大潮,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并根据自身特点定制适合业务发展的战略,并与合作伙伴共建和谐生态,以在行业改革创新中立于不败之地。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保险

近年来,在数字化浪潮下,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基因检测等多种新科技,正在合力改变保险业。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副总经理奎志钢表示,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新科技催生保险新动能。科技的广泛应用可改变风险集中点,带来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风险的转移和需求的变迁将重构新的保险主流业态,催生保险变革的新动能。例如:网购、线上消费催生了退货运费险、资金账户安全险等碎片化、场景化的保险需求;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也可能会将传统车险风险转移到责任风险,可以说,新科技已经成为保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第二,新科技重塑保险价值链。万物互联和大数据背景下,传统保险被动进行风险转移和分担的模式正在向更为主动的事前预警、事中减损的风险减量管理新模式转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使得保险公司也正在从产品销售者逐渐转变为高品质服务的提供者,构建以保险为起点,以服务为终点的“保险+服务”闭环商业新模式。第三,新科技重新定义保险体验。财险一年期产品与客户的互动频率处于每年1-2次的“弱接触”区间。而伴随着数字化技术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偏好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消费和社交,期望简单、无缝、个性化、频繁的互动与服务。为此,保险公司要增强客户黏性,要对标互联网企业,依托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增加客服触点,提升与客户的互动频次,不断优化客户体验。

以人保为例,人保把数字化运营作为优化商业模式的灵魂,通过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提升三大关键能力,即提供一致性客户体验、建立智能分析能力、打造保险生态系统,以顺应时代新要求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更好的应对新技术“搅局”和跨界竞争。

奎志钢认为,随着保险与科技的融合愈加深入,一个更高效、更兼容、更平衡和更人文的“新保险”生态体系的雏形正在逐渐形成,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技术与商业的深度融合将助推保险商业模式的变革,最终从惠民生、稳社会等方面带给客户更精准、更便捷、更有保障的科技保险“智”体验。

证券业数字化转型核心:安全和效率

证券行业如何拥抱数字化浪潮?深交证券交易所总工程师喻华丽在介绍深交所数字化转型实践时提到,“随着客户对投资的交易需求,市场对于信息技术的安全、可靠的服务,以及高性能、高容量等方面提出了极致的需求。因而深交所也致力于先进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同步构建了技术支撑体系,包括高标准的技术设施,安全可靠的平台,还有技术队伍。”

技术架构转型方面,深交所努力实现电子化、自动化。在2011年的时候,启动了最核心的交易系统升级换代,实现架构转型。以这个为标志,开启深交所技术架构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之路,通过一系列的应用建设,升级换代的建设,成功实现了在业务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移动互联应用的架构转型,迈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作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云计算越来越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海通证券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王洪涛表示,云的发展一定是一个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浪潮,会改变整个IT行业,云化的过程也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云化过程就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风口,而且这个风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碰到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市场、监管、自律、技术适配等方面持续努力走下去。

长城证券互联网金融总监、金融科技创新办公室主任谢权认为,目前证券行业信息系统基本上分为两块:一部分是传统交易,一部分是所谓的金融科技。他指出,行业信息系统有三个要素,一个是安全性,一个是效率,一个是大并发。“这个行业不允许出错,更不能试错,所以安全要素是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是效率,快,只有快才能胜。第三是大并发,行情的起伏是爆发性的,带来很大的并发性,所以我们需要多方的合作以及政策的支持。行业需要类似于腾讯这样的先进企业把先进技术带进来,与我们一起构建行业良好的生态环境。”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