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不能简单考核农险业务利润

发布时间:2018-12-24 11:03:52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 庹国柱

近一个时期以来,笔者不时听到农业保险行业传来的好消息,也听到一些坏消息。经营绩效不错的公司欢欣鼓舞,经营绩效不好的公司垂头丧气,这本来都很正常。但是有一个问题倒是引起我的好奇:那就是如何看待农险的利润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

一些做农业保险的公司的股东和经营层对该问题多有不同看法。甚至某些部门的利润考核办法引起当家人的困惑。因为有的国企主管部门,有的股份公司的董事会将当年农险利润指标作为年终奖金发放的主要依据,有的公司要求利润逐年增长。因为这样,做农险业务的部门或者公司完不成利润指标的,工资发不全了,奖金更没有了。有的“体制内”的当家人,不仅今年的工资拿不全,去年发的工资还要“吐”出来一半。这种问题,令人自然联想起近年来农险市场的某些乱象:假承保,假理赔累禁不止;出了险,惜赔赖账;招投标中拼费率等问题。这些乱象多少跟利润指标考核有点关系,不免令人担忧。

经营农业保险可以有利润

任何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不断扩大再生产,必须要争取利润。这是常识。作为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努力创造利润也无可厚非。我曾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几个要害问题》(见《中国保险报》2017年1月23日)也专门论说过,农业保险在一个较长时期里应当有适当的合理利润。这才会使保险公司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持续给农户提供农业保险服务。

但因为农业风险比较大,会在年际之间发生较大波动。不仅不能对利润有过高预期,而且不可能保证农业保险经营盈余(我不将它叫做利润)能逐年增长。道理其实很简单,农业保险的赔付在年际之间变动的离差很大,差不多是一般财产保险的近10倍(参见Miranda. M.& Glauber .J. W 1977, Systemic Risk,Reinsurance,and the Failure of Crop Insurance Markets.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Vol. 79 February.)。因此,要求利润逐年增长,在农险政策规定和农业风险特点的双重约束下,这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农险不可能为其经营者提供较大利润空间

进一步说,做农业保险虽然不是要各家保险公司当做慈善来做,虽然也要保险机构能有适当利润,但做农险也的确是需要一种情怀,一种为政府担责,为农业贡献,为农民分忧的情怀。

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或者政府支持的农业保险)最单纯的目标也是要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驾护航的。财政部门之所以通过要求建立“大灾风险准备金”的办法限制利润,就是因为农业保险保费有差不多80%的财政补贴,而政府又难以约束某些经营主体的投机动机。

当然,政府会合理地调整公司的盈利水平,如果一个时期的经营平均下来,有超过财产保险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就需要加以调整。当然,一个时期经营盈余过低甚至大面积亏损,政府也会调高费率让保险经营可持续。我想这其实也是政府出钱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出发点之一。如果不明白这一点,进入农险经营要追求利润增长,至少是与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相背离的,也与政府的期望不一致。我们各家公司的利润决策和对经营的要求,必须要考虑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然的话,像上面提到的保险公司惜赔、赖账等侵害投保农户的问题就难以杜绝。

农险能作为财险公司的利润增长点吗?

有的公司说,我们的股东就是冲着农险好赚钱才投资的,而事实上农业保险业务10多年来一直是一些公司的“利润增长点”。

的确,在2007年、2008年的时候,全国做农险的公司也就四、五家,有的省动员那些财产保险公司来做农险,都不愿意来。如今,做农险的公司在全国就有30多家,还有不少省一直在努力申请成立本省的农险公司。虽然不能说那些想进来做农险的财险公司和申请设立农险公司的股东们,都是冲着赚钱来的,但是一些股东的主要动机就是来这里开掘“金矿”的。他们拿利润指标“逼”管理层大干快上也不奇怪。

如果是这样,未来也许会使股东们失望的。到时候,即使转让股权也没有当初期待的那么美好。有股东曾经以比较高的价格买来不少股份,如今想按“原价+利率”的价格出让,就是没人接盘。是不是那些资本大佬们也慢慢“悟”出点什么,估计农业保险成不了未来的摇钱树。

不过,我听说一家公司,还真不是想从农业保险赚取承保利润,多年来做农险的承保利润率一直都不高,而且因为风调雨顺和大灾之年的交替出现,使其承保业绩大起大伏,基本上没赚钱。这两年因为灾情严重,承保业务是亏损的。他们老总说,做农业保险就别打农民口袋的主意,也别想着从财政口袋里掏钱,自己主要是给农民办事,给农业办事,别想在农险业务上赚钱,该赔就好好赔。这家公司虽然没挣多少承保利润,但是多年平均下来业绩也不错,公司获得的利润主要来自他们比较成功的投资。

如果农险公司的投资者不在股权溢价上有过高期望,如果无论是专业农险公司还是做农险业务的财产险公司,能够放弃“逐年增长”的奢望,恐怕对农险经营者正确决策的干扰会少很多,基层员工利润指标的压力会减小不少,积极性会更高,农险经营质量或许会有较大提高,理由不充分的惜赔、拒赔肯定会减少。

莫把农险承保盈余当承保利润

按照财产保险业务的经验和财务核算规则,承保业务“综合成本率”低于100%的部分就是公司的利润。按照原理上说,这部分盈余都叫“利润”是不确切的。因为一般财产保险业务年际风险事故发生率波动较小,大体上可以将当年综合成本之外的盈余当作利润。

但是对于农业保险必须明白当年“盈余”不都是利润。至少很大一部分应该是准备应付以后年份大灾、巨灾风险条件下赔付的责任准备金。所以,其他保险业务都不要求公司建立“大灾风险准备金”,独独农险要求建立“大灾风险准备金”。要求不仅要建立“保费准备金”,还要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利润准备金”。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正确的。有位总裁说得好:“做农业保险,今年大赔、超赔,表明农险真正派上了用场。明年赔付率很低,也不完全是因为我们经营有方”。虽然这位总裁是谦虚,但说的也很有道理。

快到年末了,各家保险公司都在盘点今年的业绩和做明年的预算,下达明年的任务。我希望做农业保险的公司能恰当地看待农业保险的利润和盈利能力,特别是不能要求农险业务逐年利润递增,这样会使农业保险的路越走越窄,越来越摸不清方向。可能贻误了农险,也贻误了公司,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