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从机械结构到生态网络:新商业革命大幕开启

发布时间:2018-02-05 08:32:08    作者:赵辉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赵辉

企业家的焦虑

“我的任务是和班子全体一起,确保平安从上至下时刻保持危机感。”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马明哲说。

“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是非常危险的,可以自我颠覆,但是自我颠覆不好可能就会颠倒。”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

“尽管一直在《精益创业》,仍要避免遭遇《创新者的窘境》”,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说。

在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家的焦虑感前所未有。这种焦虑绝非空穴来风。企业领导者们发现,现在的很多现象越来越看不懂了。为什么亏损的平台企业可以获得如此高的估值,让某些传统企业自愧不如?为什么员工对于组织承诺如此低?以至于一些员工的工作就像一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旅行。为什么战略变得刻舟求剑,跟不上指数型变化的环境?为什么严密,完美的组织结构在激烈变化的市场前显得笨重不堪?为什么组织的真正敌人却来自于产业之外?领导者怎么就离市场越来越远?

我们隐隐感觉到这些问题背后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商业环境正在剧烈变动。但底层逻辑是如何变的?最本质的变化是什么?我们还很模糊。

未来商业之变

问题是我们头脑中原有的假设。事实上,我们对于商业世界原有的思考是高度结构化的,产业有产业结构,组织有结构,市场有架构。这种相对稳定的结构成了我们商业思考和实践的框架。我们喜欢在这种结构中找参照物,例如一谈到产业,就想到上下游和业内竞争者,一提到组织,就想到上下级、协作部门。但是今天参照物已经不清晰。敌人,合作者,服务者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仿佛一切结构都在变化和溶解。我们观察到,在商业世界中,一种新趋势在浮现:从机械结构到生态网络。

未来的世界和企业,会走向无界的状态,也就是人、组织、构想和产品经由一张全球性的生态数字网络连接在一起。这个网络以消费者为轴心,跨越组织部门,跨越企业,跨越产业,灵敏反应,动态迭代,与消费者多变的需求共振。消费者的一点细微变化会让这个蛛网产生连锁反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么了解这种趋势的意义在于什么?在商业环境如流沙般嬗变的今天,很多新的商业问题已经不是原有的结构化思维所能解决的,清晰地认识到生态网络化趋势,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商业底层逻辑的变化,应对新的商业问题、商业变革。

科学革命的启迪

浩瀚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科学实践的发展是逐步前进的,这已经成为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假设。但是实际上,范式革命才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时刻。当一种科学理论体系遇到无法解释的问题和现象时,就会跳跃到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我们称之为科学革命。比如,瓦特改良蒸汽机后,整个19世纪,蒸汽机一直在改进,走向更安全,效率更高。蒸汽机的改进,也会引起一些附带技术的完善。但是,如果一直遵循蒸汽机的原理,用热水来产生动力,这样的动力系统存在极限,人类永远也没办法依靠这些来推动飞机上天。直到内燃机出现,人类才有了一个革命性的能量转换器,才有可能造出飞机。在内燃机出现后,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最终导致了火箭的出现,才能把人送上太空。新旧范式的差别,仿佛不同的天地。

新商业革命

这种跳跃下,原有问题变得逐渐失去意义,而新的体系不仅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够提供更广阔,更深远,更具有时代意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就像智能手机出现后,原有的手机的质量等问题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万物互联时代,商业的发展也在经历着自己的范式革命。今日的商业科学与实践正体现出这样的趋势:从机械系统到生态网络。从工业革命以来,机械化大生产的驱动下,传统商业模式逐步形成,表现为:大规模的生产、金字塔式的组织、广阔的分销体系、一体化的供应链结构等等。其特点是标准化、大规模、集中化。在这个模式下,企业组织就像严密设计、目标驱动、环环相扣的机械系统,企业之间的协作、内部的协作、与消费者的互动就像机械系统部件之间,不同机械系统之间的传动与咬合,一切都有清晰的设计蓝图。

今天组织运行的很多关键要素中,都深藏着机械系统模式的影子。包括组织层级的结构,战略预测与规划、流程梳理、营销策划、绩效考核、消费者调研的方法等等。此中,规模经济、泰勒科学管理理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五力、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丰田精益生产等理论构成了这些要素的底层逻辑。这些理论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商业世界的时空,组织的内外高度结构化,体现了典型的线性机械思维。它们构成了我们头脑中商业思维的底层假设,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假设下,开展商业活动,进行商业竞争的。但我们逐渐发现,对于互联网时代,很多新的现象和问题,机械系统模式根本无法解释。

这时开始涌现出一批新的理论和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也是一个商业理论和创新实践大爆发的时代。平台战略、共享经济、流程再造、扁平化组织、精益创业、平台化组织、弹性供应链、互联网思维、合弄制组织,百花齐放。我们发现这些理论中,体现着一种网络与生态思维,它们更能够适应今天复杂而高度不确定的商业世界。

在这些理论与实践基石的铺垫下,我们的商业也在发生着变革,从机械系统向生态网络跳跃,而这背后则是互联网力量的驱动。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物联网开始连接一切,这种趋势大幅度地降低了沟通与协作成本,提升人们彼此信任。此时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与物、组织与物等等的连接关系正逐渐取代传统的组织体系内,管控关系、层级关系、产业链关系、买卖关系、分销关系、竞争关系等等,各个个体成为连接的节点,数据在连接中涌动,智能在连接中诞生,商业的语境变成了生态网络。

连接时代,每个人,每个组织的周围都是富饶的亚马逊丛林。因为在这个时代,每个个体和组织,无论他有多么微小,无论他是否意识到。都面对着海量的连接对象,都在一个无比丰富的连接生态之中,面对多样化的商业物种。比如一个普通的员工,手机上安装着N个应用软件,每个应用软件连接着海量的商家,他通过微信、微博,则连接着众多的朋友、同事、同好、偶像、认识者,而他家里的物联网电器则连接着很多家电厂商和互联网公司等等。再如一个工厂,他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海量消费者,也可以连接远远超出之前范畴的广阔的供应商网络、外包网络、协作网络、公共组织等等。虽然我们都身处丛林里,但各个丛林又彼此互联,大连接嵌套小连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商业必须重新定义。

在生态网络模式下:开放、演化、进化、孵化、网络、生态、迭代、连接、赋能、节点、激活、反应等等成了关键词。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物竞天择,进化不止的大森林,与一个迅速展开的大网之间的复合体。

看得出,商业语境与逻辑出现切换。商业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跃进。在新商业下,企业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从内部到外部,都形成了高度互联,灵敏快捷,高效协作、共同演化的动态网络。一切妨碍网络连接,妨碍网络节点之间信息与能量交互的墙在逐渐消解,比如产业墙、部门墙、组织内外的墙、地域之间的墙、消费者与组织之间的墙。连接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广、越来越深,万物互生时代已经来临。

我们看到,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平台的周围正聚集着一大批企业,服务商、消费者和个体商户,他们在其平台上互为给养,互相演化,协同运转,形成了大规模协作网络。这些平台则以数据,云服务、开放物流等方式,为上面的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它们就像网络中耀眼的星云,照亮了周围的小星星,我们称之为赋能。

海尔、华为等制造企业正赋予一线员工最大的自主权,后面的各种职能、服务部门则形成强有力的支持网络,同时连接外部资源网络。在前端员工带动下,灵活反应,自发驱动,迭代产品,满足互联网时代客户多变的需求。一种“大平台,小前端”的网络化组织结构在兴起。企业内部的墙正被推倒,外部边界也在被打破,一切重新解构,一切从头定义。

小米等公司则正在沉淀用户,构建粉丝社群网络,员工网络与粉丝社群网络深度连接与互动,将用户纳入到产品研发和改进中,一起迭代产品,并借助粉丝之力传播,形成自己的互联网思维运作模式。

在共享经济领域,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专业技能、共享房屋等共享模式崛起,一个广阔的共享关系网形成。

依托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与数据交互网络,工业物联网,红领和尚品宅配等企业构建了属于自己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的能力,工业互联网与用户关系网络开始交互与紧密协同。

随着维基百科、快速聚散的闪客、围绕国外电视剧形成的字幕组等的兴起来,世界规模的社会化协作与创新网络正在形成。

生态网络重新解构商业世界

在生态网络模式下,原本割裂的价值链正连接在一起,形成价值网络,竞争成为价值网对决,产业开始急剧融合。对于身处其间的企业来说,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可能来自意想不到的跨界领域,它们自身也必须时刻准备进入陌生领域、应对全新的挑战,跨界趋势正在兴起,任何产业都在发生变革。例如就保险业而言,“传统的保险生态是一个刚性的、点对点的生态环境,保险公司通过4S店、保险代理人、银行等刚性渠道,延伸到它的客户,开展业务,可以说像山一样的形态,表现为稳定的产品、传统的推销、实体的渠道、松散的客户、服务的孤岛、内部的风控。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它所面临的是像水一样的生态海洋,无论是淘宝、京东、苏宁、携程、去哪儿等等,每个场景都可能成为保险的互联网生态渠道,各种社交圈、朋友圈为保险提供了新的客户生态,各种O2O都有可能成为保险的服务生态和渠道生态。”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说。

当商业走向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生态网络,企业内部、外部的交易成本,协作成本开始急剧降低,这就扩展了组织运行,个体发展、企业创新与商业模式的边界,原有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新的问题开始涌现。

用这个视角来看企业,你会发现新的图景。在传统的企业理论和实践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部门与部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层级与层级之间的关系。我们脑海中,呈现出一个以利润最大化驱动的管理与运营体系。但是在生态网络模式下,企业则是一个由员工与员工、员工与领导者、员工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构建的关系网络。企业的效率体现为这个关系网络协同效率,企业的凝聚力体现为关系网络连接的强度,使命与文化则是赋予这种强度的稳定性,如何减少信息在各个节点传播的损耗,激活各个节点,提升网络的活力,成为大企业的核心问题。而企业与外部客户、供应商的交互,则是这个网络中各个节点与之的连接。在信息时代,网络中各个员工掌握着丰富的信息,也能够通过连接获得充分的资源,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客户需求。所以要提升企业的效率,致胜市场,就要激活个体。为此海尔在2013年推出网络化战略。从企业、资源和用户资源三方面来做网络化的企业。将自己转变为扁平化的、各节点形成闭环的网络组织。网络协同正在取代工业时代基于封闭体系的命令传导。

那么如何看待企业与其他企业,与消费者、个体服务者的关系?传统模式下,更多是买卖,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但如果要用生态网络范式来看。这些关系实际上就是连接、聚合与动态协同,共同进化的关系。而后者更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因为在今天,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催化下,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与协作成本、交易成本迅速下降,随着这些成本的下降,相对于一体化模式,外部合作的效率优势开始显现。竞争已经体现为价值网与价值网之间的对决。“我们要像苹果、谷歌一样,链接数十万合作伙伴,持续建设和谐的商业生态环境。以自己为中心迟早是要灭亡的。” 华为领导者任正非说。

我们看到了中小公司形成的生物群落发起了对大公司的挑战,淘宝上众多中小卖家、软件服务商形成的生态正在碾压传统的大型零售商,由众多家庭娱乐、教育应用开发商和硬件厂商,乃至金融服务提供商形成的智能电视生态也让传统电视巨头忧心不已。在保险业,这种趋势在发生。由互联网平台和一些中小保险公司紧密合作,推出的简单化、碎片化、高性价比的寿险、健康险、财险产品,让一些大公司复杂的保险产品备感压力,甚至倒逼大公司传统的营销团队金字塔结构的扁平化重塑。中小保险公司和金融科技平台,在理赔、定损和定价等保险价值链的深度合作,也在对传统保险巨头一体化的价值链模式发起挑战。

今天是生态网络的时代,“商业生态网络”产生聚合效应,提供了资源整合、知识转移、信息共享、多方协同的环境和平台,各类交流途径使得资源能够快速有效地在各个生态网络节点之间传递、吸收和转化,使得单个组织的独立发展转变为生态系统内所有主体的协同发展,体现了从竞争到合作、从交易成本最小化到交易价值最大化的转变,增强了企业的环境适应性,最终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从生态网络到数据智能

生态网络商业时代,企业与个人基于网络而连接,这种连接产生乘数效应,功能放大,为效率提升带来惊人的能量,带来了更高级的网络智慧,凭借这些,一批互联网企业爆发式增长,带动各个生态中无数细分专业服务商崛起。但是这还仅仅不够,未来更大的能量波还在后面,它就是数据智能。

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支持下,随着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高速提升,以及可收集数据量的几何数增长,我们进入大数据时代。每天网络中各个节点都产生和收集各种数据,从消费者数据到商品数据。这些数据在节点间流动,汇集,一些大的互联网平台掌握着通道优势,逐步成了数据聚集中心。这些数据通过大数据手段处理后,能够支持各个节点企业的决策、驱动业务流程,发现需求,探求机会,等等,带来更强大的数据智能。在大数据时代,未来30年将重新定义“变革”。数据智能在快速成为生产力提升的源泉。它的高级阶段就是大家所说的人工智能。对于生态网络,它将生态网络的能量级又拉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生态网络自动优化成为可能,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

在新商业中,无论企业还是个人,谁在网络连接的中心,谁就能够拥有强的竞争力,更大的话语权,更高的价值。对于商业主体,要么构建生态,要么嵌入生态,要么主动连接,要么被连接,没有第三条路可言。

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商业时代,大家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