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互联网保险:黎明前夕 未来可期

发布时间:2017-07-06 10:34:57    作者:苏洁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记者 苏洁

受互联网发展的影响,金融行业中支付、财富管理、借贷等领域正在发生巨大的更迭与改变,传统业务或多或少受到冲击,新玩家兴起。相比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以及Fintech备受追捧,保险行业的改变相对滞后。

据保监会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保险市场保费规模已达3.1万亿,巨大的市场空间,行业熙熙攘攘,互联网保险发展了这么久,为何还没有爆发?互联网保险与其他互联网金融细分领域有何不同?保险行业还有哪些痛点需要解决,又有哪些机会可以把握?近日,华映资本董事曹霞接受了《中国保险报》采访,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属于互联网保险的黎明何时来临

曾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保险与其他金融行业,“人有趋利避害之心,但趋利往往是主动的,避害却是被动的。”不同于其他理财产品,在曹霞看来,保险行业很难借“互联网+”之势形成爆发,主要原因在于:保险具有被动型消费的属性;很多险种,对于客户来说是非刚性的需求,年均消费频次低;同时,很多险种的客单价较低,独立的第三方互联网保险平台本身很难短期内实现盈利。

曹霞认为,原因有三方面:

首先,保险具有被动型消费的属性。“在保险行业,企业很难实现爆发性成长,原因在于:第一,保险是被动型销售,除了车险是用户每年到期必须去购买以外,其他包括健康险、寿险、意外险等都是被动型销售,这就决定了产品对于中间销售渠道(网销、电销,经纪代理公司等)的依赖。所以,短期内保险行业的中间渠道不会被替代,直接面向C端客户销售的平台,其获客成本很难降低,平台需要持续不断的营销投入。”在曹霞看来,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渠道的价值意义重大,被动型销售需要渠道来对用户进行教育,而教育需要时间和成本。第二,产品和渠道两者高度关联。产品强了,渠道就弱;产品弱了,自然需要渠道去拉动销售。当前国内的很多险种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和吸引力,对渠道的依赖自然就强。曹霞认为,前端的产品创新在近两年有些进展,但整体而言还没有形成对整个行业的颠覆。

其次,对于大众来说,很多的险种都是一种非刚性的需求,年均消费频次低。类似车险这样一年一次的投保频率在行业已算高频交易,这与支付、理财等领域的交易频率无法相比,也一定程度上是未形成爆发之因。

第三,保险行业客单价普遍较低,人均贡献保费有限。互联网保险很难像互联网理财那样爆发式成长。在曹霞看来,P2P等平台的客户属于主动交易,当平台给予客户稳定的回报并建立信任后,单个用户在理财平台上的投资额是会稳步上升的,天花板较高。但保险不同,单个用户每年可以消费的险种和金额非常有限,决定了互联网保险平台很难短时间内上量,平台保费规模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自新增用户的贡献。

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因此,不管是创业者也好,投资人也好,在关注互联网保险领域时,切勿急功近利,要有耐心并且稳健地走好每一步。

据曹霞介绍,华映资本在这一领域布局较早,所投的e家保险、智通引擎等项目已崭露头角。

痛点与机遇并存

“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了解特点、明确痛点才能更好地认识一个行业。目前,就保险行业来讲,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从产品设计、销售到理赔,多个环节均存在痛点,包括出单、核保、理赔等。”针对这些痛点以及存在的机遇,曹霞进行了解读。

在产品端,传统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依据大数法则,从承保利益出发;而互联网保险则可以依托大数据,进行个性化定制,提供更贴合用户需求的保险产品。如UBI在车险领域的应用,根据对用户驾驶行为的分析,实现个性化风险定价。

其次,对于销售环节来讲,销售渠道及方式与客户转化率密切相关,直接影响获客成本。以电销为例,无论是传统保险公司自建电销平台,还是外包第三方电销平台,目前行业平均的转化率不超过5%。如何通过IT系统的支持及坐席的专业培训,提高整体的转化率,是目前个别创业公司正在做的尝试,华映在此已有布局。

在曹霞看来,互联网保险销售获客背后是流量的争夺。不过,目前已经出现基于保险公司和流量端提供线上服务的公司,通过直连保险公司核心系统,基于数字预填技术,为企业客户提供可嵌入式产品,帮助流量端提高车险用户的转化率,集合海量的流量端保费规模。

另外,保险销售过程中的出单、结算、支付等业务流程,目前也有很多是在线下通过人工完成,效率偏低。例如,在出单/核保环节,传统保险业务仍需要用户提供、填写纸质材料,通过快递等方式邮寄,效率低且出错率高。而互联网的发展能够将这一部分业务转移至线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支付为例,在移动支付已经高度普及的今天,经代公司的支付却依然采用传统pos刷卡的方式。在保险公司传统业务流程的互联网化方面,华映也早有布局,如华映投资的E家保险,通过搭建保险公司和中介公司之间的saas平台,通过云架构、云存储和云计算将传统线下保险业务转移至线上,确保投保数据实时进入保险公司核心业务系统,提高效率降低错误率,实现传统保险的升级。

最后是理赔环节,传统的理赔过程繁琐、周期长。曹霞认为,随着UBI等方式的介入,能够帮助保险公司提高理赔效率,降低赔付率。通过大数据技术也可以降低欺诈的风险。这些细分领域未来都存在投资机会。

互联网保险不同险种差异大

在曹霞看来,在保险互联网化过程中,不同险种被改造的进程也不尽相同。例如意外险、健康险等得益于保费低、条款简单、销售场景多等原因,互联网化程度较高,而作为财产险中最重要的车险,费率比较透明,第三方平台较难盈利。但随着第二次费改到来,她认为未来车险比价会进入投资人的视野,但短期内很难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同时,在互联网的推动之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险种,曹霞表示,对于基于互联网而爆发的各种场景险,创业者需谨慎入局。在她看来,很多互联网场景险并非强需求,客单价也普遍偏小,流量入口在互联网平台上,由于没有特别强的保险属性,流量端做大后往往可以直接对接保险公司,第三方平台被取代的风险较高。

“为保险行业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业务服务和技术服务。在技术上,大数据、AI技术的发展有望在定价、核保、理赔中发挥作用,有技术壁垒的创新型企业可以把握机遇发展壮大;而在业务服务上,针对每个流程的痛点通过互联网的优势优化服务,提升效率,同样需要先行者进行尝试。”曹霞表示,华映资本也将持续关注这些领域,期待与更多优秀创业者一起,共探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