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初创企业必须避开的七大融资误区

发布时间:2017-07-06 10:30:07    作者:段智华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九一资本合伙人 段智华

成功的创业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懂得怎样向经验丰富的投资人推销产品--初创企业,从而获得资金支持。但是,由于许多人都是初次创业,除了面临社会经验、管理能力等不足外,还在创业融资方面常常陷入误区,最终使自己的努力功败垂成。

在与众多初创公司沟通过程中,总结出创业者经常陷入的七大融资误区,而其中任何一项都有可能让投资人关闭资金之门。

误区一:以“钱”为终极目标,给小钱出让大股份

这类创业者往往以拿到钱为终极目标,是融资过程中最难以纠正的问题。“先拿到钱开工,就走上了正路,其他问题将来再说”,每个创业者都这样想。

但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创业者才突然发现当初的技术、创意卖便宜了,开始对当初的投资协议不满。这时,有的人又会轻率地提出毁约,而这样做又使他们在资本市场上失去商业信誉。

创业者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即融资为创业服务,而不是创业为融资服务。创业者必须想方设法让投资人清楚你的产品定位,以及未来市场足够大。如果投资人刻意低估你的项目,一定不要委曲求全,毕竟总有认同你的投资人懂你。

误区二:缺乏资金规划和融资准备

现实中,不少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把企业融资当做短期行为,总希望迅速突击融资,而实际上这样获取成功的机会少之又少。

企业融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创业企业要获得快速发展,必须要有清晰的发展战略,才能从里到外营造出一个资金愿意流入该企业的经营格局。

误区三:缺乏必要的融资知识

很多创业者有很强的融资意愿,但缺少相应的融资知识。他们总希望托人打个电话,找个熟人,写个商业计划书,就能把钱融到手,而不注重用心去研究融资知识。

由于缺乏必要的融资知识,融资视野狭窄,创业者只看到银行贷款或股权融资。殊不知,除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外,租赁、担保、合作、购并及无形资产输出、转让等方式都可达到融资目的。

误区四:股权融资比例稀释过高

创业初期的融资额并不是越多越好。创业公司的融资节奏,一般天使轮是百万级,A轮千万级,B轮以后是亿级。这轮融到钱可以“烧”出下一个里程碑就可以了,按这样的预估计划未来融资的节奏才是最好的。

如果一开始就融到很多钱,就意味着未来稀释的空间缩小,或者是达到下一个里程碑时还有很多剩余的钱没有花出去,这对创始人来说很吃亏。最常见的比如天使轮,出让20%以内的股份就差不多了,不要一开始融太多。

误区五:认为好项目一定能融资成功

这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毕竟我们看到许多好项目拿不到钱、融不到资。无论项目标的多么优质,也只是引起投资方眷顾的底子,并不是决定投资与否的唯一尺度和依据。

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公司一年要听数百位企业家阐述他们的创业计划,可最后投资的企业不足约见的1%。因此,做好准备,把握机会、主动争取相当重要。

对投资人而言,仅仅阐明你拥有一只良种蛋只是开始,而有本领将这只蛋孵出小鸡,孵出小鸡后有本领将小鸡养大,继而让鸡下出更多蛋,再将这些蛋卖到市场,收回投资,获取红利,这才是投资者所关心的要害性题目。

误区六:急于求成容易将投资者吓跑

许多创业者在与投资者沟通中,前期希望顺遂,但在要害时候即两边确定长处分成时,只注意己方长处,不遵从游戏规矩,得寸进尺,步步紧逼,甚至不吝耍些小智慧来到达目标,效果反而欲速则不达,更容易把投资者吓跑。

创业者千万别低估投资人的智商,更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旦与投资人商洽融资事宜,创业者就越要讲究“稳中求胜”和“精诚合作”,正视融资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难题,最终才能实现双赢。

误区七:融资后费用支配缺乏沟通

有些人融到钱之后不懂支配,忽视了与投资人的沟通。在天使阶段时,资金很珍贵,在资金的使用上与投资人保持良好的互动沟通,会让投资人对你更有信心,在下一轮融资时甚至还能帮到你。

很多投资人和创始人在资金分配方面沟通不畅,导致关系恶化,最后导致公司破产的结局。与投资人一定要保证良好的定期正向沟通,这是创业者必须吸取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