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增速因何放缓

发布时间:2014-07-29 10:31:17    作者:苏洁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201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量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减缓。

▲外币理财产品在去年四季度进入发行低谷,今年发行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总体来看仍处于低谷期。

▲2014年上半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呈现趋势性下跌,而6月份出现拐点。

▲外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上升趋势确立,2014年一季度,延续上升势头,在一季度末达到峰值,从4月份开始,外币理财产品进入调整周期。

▲2014年上半年有80款理财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全部为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发行情况

理财产品发行量增速减缓

2014年上半年(1月1日至6月30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总量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减缓。根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4年上半年总计只有164家商业银行共发行29019款理财产品,环比增长16.75%,同比增长33.45%。银行理财产品在上半年虽然总量保持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速下滑34.85个百分点,环比增速下滑15.04个百分点。

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仍在低谷徘徊

外币理财产品在去年四季度进入发行低谷,今年发行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总体来看仍处于低谷期。2014年上半年,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较去年环比增长23.22%,同比下降12.17%。2014年上半年,外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已经有所好转,但比去年同期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涨幅明显

2014年上半年,国有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呈现小幅下降,其他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上升86.34%,涨幅明显。

中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总量八成

2014年上半年,中短期(投资期限小于六个月)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总发行的83.42%,中长期(投资期限大于六个月)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也有大幅度提升。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4年上半年,投资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总计发行1452款,占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5.16%,环比下降1.22%;投资期限为一个月至三个月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总计发行15120款,占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53.76%,环比上升10.95%;投资期限为三个月至六个月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总计发行6890款,占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24.5%,环比上升14.39%;投资期限为六个月至十二个月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总计发行3997款,占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14.21%,环比上升44.87%;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总计发行667款,占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2.37%,环比上升28.76%。

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发行量上升较大

2014年上半年,各收益类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均有大幅提升,其中保本浮动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上升幅度最大。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4年上半年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总计发行20011款,占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71.15%,环比上升12.41%;保本浮动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总计发行6075款,占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21.6%,环比上升29.2%;保证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总计发行2039款,占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7.25%,环比上升7.66%。

预期收益率分析

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出现拐点

2014年上半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呈现趋势性下跌,而6月份出现拐点。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在2014年1月份达到近年峰值,之后由于货币环境宽松的缘故,从2月份开始持续下跌,6月份出现拐点。主要原因是银行面临半年度考核,对资金出现时点性需求,导致六月末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收益率“小爆发”。

外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稳步下滑

外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从去年4季度开始上升趋势确立,2014年一季度,延续上升势头,在一季度末达到峰值,从4月份开始,外币理财产品进入调整周期。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外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在今年年初跃升至3%的台阶,尤其在今年头三个月收益率上升势头强劲,但从4月份开始,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面临普遍回调。其中,澳元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在今年1月份达到4%以上,甚至超越了部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但从6月份开始,澳元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跌破4%,进入“3时代”。而美元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也从今年1月份升至3%平台,但从5月份开始出现拐点。欧元和港币理财产品也面临同样状况。

到期产品分析

到期产品实际收益率呈正态分布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4年上半年共有25761款理财产品到期,其中披露到期收益率的产品有17751款,披露率为68.91%。在披露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达到预期收益率的产品为17671款,达标率为99.55%。

从到期产品的收益率分布来看,有58.49%的到期产品实际收益率落在5%至6%之间,19.65%的到期产品实际收益率落在4%至5%之间,低收益区间中,有4.24%的到期产品收益率在3%至4%之间,有2.2%的到期产品收益率在3%以下。在较高收益区间中,有15.1%的到期产品收益率在6%至7%区间,有不到0.3%的到期产品收益率在7%至8%区间,只有0.05%的到期产品收益率大于8%。

未达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理财产品分析

2014年上半年有80款理财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全部为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据银率网数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未达到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所有结构性理财产品中,保本型产品占七成。从投资标的分析,有40%的产品是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30%以上的产品挂钩指数;15%的产品挂钩汇率;另外有三款产品挂钩大宗商品;三款产品挂钩基金,一款产品为混合标的。

理财产品为何增速缓慢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从过去两年理财产品的发行数据来看,2013年上半年比2012年同期增长68.3%,2013年下半年比2012年同期增长50.63%,而2014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总量比2013年同期增长33.45%。银率网分析师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去年余额宝崭露头角,到今年余额理财市场大爆发,更多的竞争者涌入理财市场,打破了银行一家独大的格局。互联网与金融产品的嫁接,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样的投资选择,同时大幅提升了投资的体验感受。无论从收益角度衡量,还是从资金灵活度衡量,亦或是从投资便捷性方面衡量,互联网金融产品比银行理财产品更加具有竞争优势。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的事实是点燃投资者购买热情的原因,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的预期是打击投资者购买积极性的原因。投资者总是很现实,只有看到实在的事实,才会发出购买决策。同时,投资者又很小心,一旦发生收益下跌的预期,哪怕下跌仅仅只是一种可能性,都足以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2014年以来,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业务格外“关注”,频繁发文“指导”。从央行和银监会上半年的态度来看,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池”问题、蕴含其中的“影子银行”风险、隐性刚性兑付等问题,都有比较明确的治理态度。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变化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当前主流结构的理财产品数量会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披露更加透明、投资方向更为明确的开放式产品。